古皖大地溯“皖”源之四——皖山

家乡区县: 安徽省潜山县

    为颂扬皖伯大夫治皖有方,清明德政,人们把天柱山称为皖公山,皖山。《汉书·地理志》称:“皖山在潜山”,唐天宝七年,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了一首赞美皖公山风景奇秀的诗《江上望皖公山》,诗云:“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其主峰海拔1751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称为天柱峰,山也又称为天柱山。主峰浑身石骨,嶙峋奇绝,瑰伟秀丽,如柱、如锥、如炬、如剑、如楼台,又如生花妙笔。峰前正面崖壁上,镌有“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横书其上。“顶天立地”四个大字直书其下,气魄宏伟,令人惊叹。更为令人惊叹的是大自然以古皖胜迹为素材,在天柱山写下了诸多神奇的手笔,“皖公神像”与“皖省地图”就是其中两篇精彩之作。皖公神像位于神秘谷谷口,高近两米,远看体魄魁伟,刚毅威严,近观五官轮廓分明,面带笑容,神情尽展皖公和蔼可亲,德高望重的人格风采。稍作挪步,可看到飞来石壁右下侧有一处石鳞斑斑的奇妙景观,图案竟与现代的安徽省版图巧合,其“江淮分水岭”一目了然,“巢湖”及较大山岳等地形地貌清晰可辩,简直就是一幅逼真的皖省挂图!皖公、皖图使风景秀美的皖公山锦上添花。
    在道家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皖公山称为“潜山洞”,并列为第十四洞天、五十七福地,司命真君的洞府,全国五镇中的“中镇”。皖公山飞来峰下的神秘谷被游人称为“天柱一绝”。神秘谷长约五、六华里,谷底由54个形态各异的洞穴组成,洞连洞,洞套洞,洞内有牖,有庭,有门,有石梯,有石栏。在暗洞中穿行,难辨东西,不知阴晴,压抑沉闷;但一出洞口,即见光明,又使人激动欣喜。皖公山上有42座山峰,山上遍布苍松、翠竹、怪石、奇洞、飞瀑、深潭。数百平方公里的皖公山自然景色奇绝,“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秀”。唐朝诗人白居易赞曰:“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明代诗人李庚赞曰:“巍然天柱峰,峻拔插天表。登跻犹未半,身己在蓬岛。凭虚举鸾鹤,举步烟云绕。天下有奇山,争似此山好”。

Lynne(2015-04-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