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良璋,南京六合人。1921年出生于市贫家庭。贫困的生活经历,对幼小的良璋产生了影响,为他后来决定投身革命,谋求劳动人民的解放起了推动作用。
赵良璋从小勤奋好学,三岁开始识字学习,六岁到附近一家私塾就读。在同学中他年龄最小,学习成绩最好。平时从不贪玩,专心致志读书、学珠算、习绘画、练书法,尤爱唱歌、游泳。1934年,良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市五中,寄住在南京的姑母家中,直到初中毕业。1935年12月,他参加了为响应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而举行的抗日救亡游行示威。
1938年,在救国心切的驱使下,报考国民党空军飞行学校,并被派往美国培训。1941年毕业后分配到国民党空军十一大队任飞行员。1944年,赵良璋复调印度学习,因不满学校教育方式,中途退学。
1945年夏初,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他在取得新婚爱人蒋平仲的充分支持后,毅然决定离开国民党空军,放弃安闲舒适的生活,北上延安参加革命。他对平仲说:“等我到了延安,再设法接你去,一道参加革命,如果现在同走,将会引起他人的注意。”在有关人士的协助下,赵良璋借故请假,秘密从成都到重庆,中共在重庆办事处的薛子正同志热情地接待了他,动员他留在国民党空军从事地下工作,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良璋愉快地接受了任务,在重庆通宵达旦,写成2万余字的《国民党空军概况》交给党组织。为保障赵良璋同志的安全,重庆办事处将他化装后用汽车送出。良璋重回成都国民党空军彭山机场,开始了党的地下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赵良璋随国民党空军第二军区司令部调往北平,任国民党空军司令部参谋。根据党组织的安排,他及时和中共在北平军调执行部工作的同志取得密切联系。1946年8月,赵良璋被调到北平国民党空军第二军区司令部总务科任参谋。1946年10月,由马次青、冯银助两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利于获得情报,他又设法取得了战斗情报科参谋的职务。他身居虎穴,不避艰险,机智勇敢地搜集国民党空军部队的番号、驻地、飞机种类及数量、航空人员的素质、人数等重要情报,为我军在华北的战斗中取得了主动权。一次,赵良璋探知敌人驻冀东某县敌兵主力调走,城防空虚,立即报告组织,我人民解放军用少数兵力很快解放了这个县城。又一次,他得到国民党空军北平行辕呈空军司令部的“敌我态势图”,迅速注明国民党各部队的代号、部署,转送给党组织,使我军知彼知已,掌握敌情,对我军解放华北作出了重大贡献。
赵良璋为便于了解情况,搜集情报,与空军司令部各方人员经常接触,广为交际,几乎每天都有应酬,开支很大。党组织为支持他开展工作,曾派人送来一笔活动经费,赵良璋同志对爱人说:“我是共产党员,就要为党尽职尽力工作,虽然需要钱,自己可节俭克服,党组织经费更困难,我们对组织的关怀只能心领,钱一分不能收。”将经费如数退给党组织。
1947年9月27日,中共北平地下电台被敌破坏,国民党宪兵持着名单抓人。赵良璋同志的爱人蒋平仲得知后,连续拍发三封电报给正在南京办事的赵良璋,但是,他一份也没收到。10月初,当赵良璋从上海办完事准备由南京购买飞机票回北平时被捕。因其是要犯,先后被囚于南京小营国民党空军总司令部军法处、南京宁海路十九号国民党空军保密局、南京羊皮巷国防部军法局和首都特种刑事法庭军人监狱。在狱中,面对敌人连续三天三夜的威逼审讯,严刑拷打,他始终坚贞不屈。
1948年10月19日,赵良璋与同案人一起遇害,牺牲时年仅27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