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红心萝卜,又名胭脂萝卜,是涪陵三大特产之一,曾为贡品。主产涪陵,邻近县市多有栽培,四川、贵州也有生产。红心萝卜抽苔晚,不易糠心;耐寒、较耐热、耐储运、不耐涝,抗病力较强。其蛋白质、脂肪、钙、铁、维生素B1、B2含量比白萝卜高。肉质根近葫芦形、少数圆柱形,组织致密,约有辣味,质脆嫩。心皮全红,含花青素多,易溶于水,适宜加工。以其为原料制作的泡菜、酱腌菜及宴席雕花、工艺菜,色泽艳丽、清香爽口。可提取天然食用红色素,安全无毒,其提取技术已试验成功,并获专利。
品种简介
涪陵红心萝卜
涪陵红心萝卜
①品种来源。重庆涪陵特产蔬菜品种。
②特征特性。有板叶和花片两叶型,植株自然高度60厘米左右,开展度50~70厘米。有叶15~17片,叶片绿色,长倒卵形,长54~58厘米,宽8~12厘米,花叶型有侧裂片6~8对,叶面微皱,有少量茸毛。叶柄紫红色,长14厘米左右,宽1~2厘米。肉质根近葫芦形,上部稍细,基部粗钝,少数圆柱形,长10厘米左右,膨大部分直径4~6厘米。约1/2露出地面,皮紫红色,厚0.2厘米;肉全红色,少数为菊花心(横断面红白相间似菊花),肉质致密脆嫩,稍有辣味,单根重0.1~0.2公斤。早中熟,从播种至收获70~90天。抽基迟,不易糠心,即便抽薹仍可食用,收获上市时间伸缩性较大,较耐贮藏,土壤适应性较广,病虫害轻。红心萝卜还可作酱腌菜,加工成各种风味的萝卜干,特点是色丽、脆嫩、清香、爽口。
③适宜范围。适于涪陵、丰都及涪陵地区的南川江、石柱、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等县种植。
涪陵红心萝卜适应性较广,沙土、壤土、粘土、田土都可种植。尤以土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为好。在含铁量高的土壤上种植萝卜的颜色会更好。实行轮作,前作最好是瓜、豆类,其次是洋芋、玉米。也可与小麦、胡豆等小春作物以及与葱、蒜、芥菜、甘蓝、白菜等蔬菜作物间套作。
药用价值
在我国民间有
涪陵红心萝卜
涪陵红心萝卜
“小人参”之美称,也有“萝卜上市、医生没事”,“萝卜进城 ,医生关门”,“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要医生开药方”,“萝卜一味,气煞太医”之说,还有一个俗语表现了萝卜的益处:“吃着萝卜喝着茶,气得大夫满街爬”。
萝卜药用记载: 元代诗人为了赞美萝卜还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熟食甘似芋,生吃脆如梨。老病消凝滞,奇功真品题”。 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对萝卜也极力推崇,主张每餐必食,他在《本草纲目》中提到:萝卜能“大下气、消谷和中、去邪热气。” 萝卜除了肉质脆嫩多汁,形美色艳,可食用外 ,还可在宴席上造型成精致悦心的雕花,刺激食欲,美化生活;营养成分除含葡萄糖、蔗糖、果糖、多缩戊糖、粗纤维、维生素C、矿物质和少量粗蛋白外,还含多种氨基酸。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