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门古镇,回族之乡

家乡区县: 亳州市涡阳县

义门镇是一座古老的集镇。随着时代的演变,镇的称号隶属关系也有所变更。早在“春秋”时代,该镇属楚国边地。古介豫州、徐州之交,近居亳州、蒙城之间。按《水经》注:漳水东北流经城父县向北入涡。由此可知义门距城父东北不远,应属城父县治。根据历史记载,楚灵王曾戎边城父,可见城父为楚国要塞,本镇距城父如此之近,更证明属楚无疑。秦汉之后,本地传无所闻。

据史记载,唐天宝十年﹙公元七五一年﹚杨万里以樵郡降安禄山,逼真源县令张巡作长史向西迎敌,张巡与城父县令姚音誓师勤王,这时真源县失陷,义门离城父很近,张巡和后令李贲侨治义门。当安禄山部尹子奇率大军压睢阳境时,张巡与许远为保江淮合力坚守,直到失陷。张巡殉职后,令李愤侨治义门,建立真源县衙,并集结人民和军队在此防御。后终不免兵燹,真源县衙仅剩一仪门,所以后又称“仪门镇”。隋朝时义门因庙宇林立俗称为“庙集”,被民间沿用至今。官方命名为白龙王庙,是因为集镇内龙王庙所塑龙王像面色苍白的缘故。宋、明时期地名已无考。到清末年,为避宣统皇帝名讳改“仪门”为“宜门”。清同治三年﹙公元一八六四年﹚,设涡阳县时,将义门从亳州拨属涡阳县治。民国成立始,又复称义门,唯将“仪”改写成“义”,沿用至今。

王楠楠(2015-04-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