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山原名马鞍山,位于赣榆县西部苏、鲁两省交界处,素有“中国抗日第一山”之美誉。1941—1944年间,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以及滨海军区的广大军民曾四次兴工为死难烈士树碑建塔,抗日山由此而得名。抗日山风景区占地2000多亩,有大小景点20余处,主体景观抗日山烈士陵园占地360多亩,依山而建,分为八个坡段,363级台阶,由抗日烈士纪念塔、纪念碑、碑廊、集会广场等景点组成。
抗日山烈士陵园是我国建园最早、规模最大以‘抗日’命名的烈士陵园。1982年以来,景区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还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全国十二大红色旅游景区之一的“苏鲁皖红色旅游景区”,纳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2008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苏北鲁南地区重要的红色旅游胜地。
抗日烈士纪念堂是抗日山最早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建于1942年,是仿延安窑洞式建筑,表达了当时军民远离延安心向党的革命情怀。纪念堂内有26位国家领导人和将军的碑刻,他们都是曾在赣榆战斗过、生活过的老领导,其中军队干部均是在1955年至1965年期间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老首长,其中包括刘少奇、罗荣桓、陈毅、肖华、谷牧、陈士榘等革命先辈。纪念堂两侧的长碑上刻有1300多位烈士的英名,由于当时战争频繁,伤病员统计工作难免有疏漏之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