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才子唐伯虎:玩世不恭却又才气横溢

家乡区县: 江苏省姑苏区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1月7日)。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在纪念唐寅诞辰540周年时,楹联家陈志岁《纪念唐寅》联云:“画臻三昧境,梦觉六如身。”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以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著有《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故居遗址

唐寅故居仅存遗址,但西郊横塘唐寅墓还保存完好,1955年重新作了整修。动乱 期间墓地遭毁坏,后又修复。唐寅墓包括闲来草堂、六如堂、梦墨堂、墓区、神道、牌坊。整个墓地错落有致,恬静中透出几分风雅。墓碑上刻有“唐解元之墓”。闲来草堂后辟为茶室。唐寅一生爱茶,与茶结下不解之缘,曾写过不少茶诗,留下《琴士图》、《品茶图》、《事茗图》等茶画佳作。梦墨堂陈列唐寅的生平事迹。六如堂取自唐寅晚年法号六如。

唐伯虎的字画历来是拍卖会上的亮点,今年春拍,北京长风柏卖公司一幅唐寅的《钱塘行旅图》以2464万元的高价收槌。

唐伯虎流传有一枚刻着 “江南第一才子”的印章。他风流倜傥,才华横溢,传说中他有9个老婆,还扮成小书童混进华府带走了秋香。因此,坊间在 “江南第一才子”的才子前又加上 “风流”两字,成了 “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仅是吴中四大才子之一,还是明代四大书画家之一,诗书画三绝,几乎无人可及。

父母亡催泪悲情人生

现实生活中的唐伯虎确实才华横溢,但他又是位悲情才子,与荣华富贵、平步青云绝缘,一生坎坷多难,祸事连连。唐伯虎从小聪颖好学,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十一岁时已声名远扬,十六岁就院试第一。粗通笔墨开着小酒店的父亲唐广德,看着聪明好学的唐伯虎十分欣慰。他觉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在儿子身上可以实现。

没有想到风华正茂,似乎有着远大前程的唐伯虎在二十五岁那年受到接二连三的打击。先是对唐伯虎寄予厚望的父亲唐广德暴病去世,没几天悲伤过度的母亲跟着去了,父母的尸骨未寒,紧接着自己的儿子和妻子又相继撒手人寰。唐伯虎欲哭无泪,身边还有一位同样不知所措的妹妹。为了让妹妹有所依靠,哥哥做主让妹妹草草嫁了人,谁曾想,妹妹嫁人后没多久也在一次意外中去世了。父母的早亡,奠定了唐伯虎悲情的一生。

“唐白虎”与仕女图

二十五岁那一年,唐伯虎开始频繁进出青楼柳巷,大小酒肆。不过性格豪爽的唐伯虎没有消沉,又开始吟诗写字作画。后人发现这以后他的仕女图多起来,也十分精彩。与此同时,唐伯虎的画上往往多了一枚图章“唐白虎”。唐伯虎不信鬼神,是个唯物论者,由于这次家庭巨大的变化,使他对自己的名字起了疑心。“伯”通“白”,白虎是世间克星,是自己不好的名字克死了这么多亲人,于是他亲自操刀,含着自责且复杂的情绪刻了这个印章,也为专家现在鉴定增加一个辅助依据。

唐伯虎确实是位少有的天才,经过这么大的变故后,在二十九岁那年一举在乡试中夺得第一,成了“解元”。第二年他到京城参加全国会试,这次会试题目很难,很多学子交了白卷,能答上来的也大多文不达意,唯唐伯虎的文章如同锦绣,监考官、主考官十分满意。唐伯虎自己也十分得意,好像已经成了“会元”,状元也是指日可待。他在京城客栈天天与好友徐经一起吟诗作画,挥毫写字,好不得意,这段时间他的作品特别阳光,精神饱满。

“舞弊案”断送前程

与唐伯虎一同结伴进京的徐经是位巨商之子,为人十分豪爽。在京城等待会考期间,带着唐伯虎拜访了不少达官贵人,其中也包括当时的主考官大学士程敏政。由于后来的考试唐伯虎十分出色,也由于考试前徐经带着唐伯虎到程敏政家串了门,那些嫉恨才华的人终于抓住把柄,向有关方打了小报告。于是程敏政、徐经和唐伯虎一同被打入大牢,受尽冤屈吃尽苦头。后来由于没有真凭实据,虽然重获自由,但被终身取消了科考资格。

这场科考舞弊案不仅彻底断送了唐伯虎的前程,他没脸再见家乡的父老。于是遍游名山大川,迷恋青楼柳巷,几乎天天对酒当歌。他的山水画越发气韵生动,凝重华滋,他的仕女图更是千媚百态,夺人眼球。如今,虽然他离我们已四百多年了,是是非非已无需评说,但他的艺术成就毋庸置疑。

田螺姑娘(2015-04-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