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尽铅华话沧桑

家乡区县: 虞城县

 相传,虞城县郑庄村的塔中寺在隋初时只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寺院。因隋文帝杨坚曾在此寺院避过难,他做了皇帝后在寺院建了一座塔,后来称此寺院为“塔中寺”。但塔中寺里的塔被黄水淹没在哪里,至今仍是一个谜。前不久,记者到塔中寺探访,了解了这座千年古寺历尽的岁月沧桑和积淀的丰厚历史文化。

 塔中寺的渊源历史

据《浮屠搜异志》记载:归德府马牧集(今为虞城县城)北的塔中寺原名塔中佛光普照寺,始建年代不详,敕建于隋开皇四年。隋文帝杨坚为供奉佛祖舍利子,在全国建108座塔,宋城(今为商丘)塔中寺为其中之一。塔中寺占地千余亩,建筑有藏经楼、大雄宝殿、三菩萨院、五路财神殿、大经堂、护法殿、钟鼓楼等。塔中寺曾一度佛法兴盛,高僧辈出,名振中原。几度沧桑,塔中寺因黄水被淹没。清顺治十三年,在塔中寺原址处进行了修复,建有7间大殿和东西厢房。塔中寺现存宋代文物木雕阴沉木1米高观音1尊, 0.8米高善财、龙女各一尊 ,乃镇寺之宝,另有清代铭文“普照庵” 铜磐一个。

另据载,隋文帝杨坚幼年寄养在智仙处,13 岁时还家。不久周武帝宇文邕灭佛, 大毁寺院。智仙躲到杨家避难,预言杨坚日后会当皇帝,并赠给他数百粒舍利子。杨坚当了皇帝后,深信他是因为佛而登上帝位的,于是将智仙赠给他的舍利子分给各州,并让各地建塔。

2000年春,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茗山大和尚的法嗣——性愚法师来到塔中寺弘法。性愚法师不顾脚疾,多方筹划扩建寺院事宜,购置扩建用地7亩。

现在,塔中寺正在筹建中,一座800平方米的3层大殿将于明年春天竣工。塔中寺雕造的千手千眼佛,高5.743米,共有1050只手、1042只眼睛。千手千眼佛四面造型,每面各有大手6只,从肋间成扇状向外伸出大大小小的胳膊和手掌,每只手掌中绘有一目。这尊千手千眼佛比开封大相国寺所奉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的手眼还要多。

性愚法师说:“众生是父母,我们是儿女,当儿女的应该让父母吃饱穿暖。”3年来,性愚法师多次资助寺院周围村庄的贫困孤寡老人。

2008年春天, 性愚法师了解到住在塔中寺附近的村民郭家柱家境贫困,家中4口人住在3间很小的破旧瓦房中,全家仅靠郭家柱一个人挣钱维持生活。于是,在性愚法师的提议下 ,塔中寺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给郭家柱家里盖一座新房。5月1日至16日,塔中寺给郭家柱家里盖了4间新房,共支出资金5.3万元。

2008年12月17日,性愚法师踏上了赴川慰问地震灾区群众的列车。18日下午,性愚法师赶到四川省民政厅、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局,联系赴灾区救助孤儿事宜,并当场捐献6000元救助灾区孤儿。

因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难以说清楚的神奇,再加上群众的传说,塔中寺的香火渐渐旺盛起来。先是本地的人前往拜佛烧香,后来,苏州、南京、哈尔滨、平顶山等地也有人前来参观、拜佛。2007年,塔中寺被虞城县民族宗教局评为先进宗教活动场所

大脸欸(2015-04-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