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营廓镇小孟楼村西头,有一棵千年皂角树,据说是花木兰替父从军时父女在这棵树下依依惜别的地方。
北魏末年,柔然、契丹等少数民族日益强大,他们经常派兵侵犯中原地区。朝廷募兵,木兰的父亲被征在册。木兰看到父亲年老体弱,弟弟年幼,便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木兰从军这天,父亲送她一程又一程,依依难舍。日过午时,父女俩走到小孟楼村西头的一棵小皂角树下,看到年迈的父亲累得满头大汗,木兰心疼地劝道:“父亲,您老请回去吧。等谷子黄了的时候,女儿就回来了。”父亲拉着木兰的手,老泪纵横:“木兰,此树为证,父亲每天都在这棵树下等着你凯旋。”
此后,木兰的父亲每天都要到皂角树下遥望,盼着女儿早日归来。10年转眼过去了,当年的小皂角树已长成参天大树,可木兰仍在边疆拼杀。每年谷子黄了的时候,木兰的父亲就在皂角树下哭泣。
“儿啊,现在谷子黄了,你怎么不回来呀?儿啊——”父亲的嗓子哭哑了,还是不见木兰回来。后来,这棵皂角树上就传来一种昆虫在叫“儿啊——儿啊——”的声音,就像木兰的父亲在哭泣。
小孟楼村87岁的孟长勋老人告诉记者,这种昆虫叫“熟了”,每年夏季到来时,都会听到这种昆虫在叫。而这棵皂角树上的“熟了”,叫得最为凄凉。
木兰征战12年,凯旋那天,父女俩在皂角树下相见,抱头痛哭。“儿啊,你替父从军,女扮男装的英名,千古不朽,此树为证。”话音刚落,这棵皂角树说话了:“我是孝烈将军的侍卫官,上神派我来等将军12年了。”
恰巧,这话被一个过路的老汉听到了,此后,皂角树是棵神树在当地很快就传开了。这个神乎其神的传说无从考究,可千年皂角树却真实地生长在小孟楼村西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