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舌尖上的西宁,想必大家都知道是要说好吃的了。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样我们西宁的小吃。
酿皮:民间叫做酿(音:让)皮,是青海地方风味较浓的传统小吃。在西宁和农业区各城镇出售酿皮的摊贩到处可见。酿皮虽是小吃,但可做主食充饥解饿,也可当菜肴,充当下酒冷盘。冷热皆宜,四季可食。
手抓羊肉:相传有近千年的历史,原以为手抓食用而得名,吃法有三种,即热吃(切片后上笼蒸热蘸点油)、冷吃(切片后直接蘸椒盐)、煎吃(用平底锅煎热,边煎边吃)。特点是肉味鲜美,不腻不膻,色香俱全。
羊肠面:羊肠面是青海省省会地区常见的一种风味小吃。它以羊肠为主料,并且伴热汤共食。做法是将羊的大小肠洗净,肠壁油不剔剥,装入葱、姜、花椒、精盐等为佐料的糊状豆面粉,扎口煮熟。羊肠分为肉肠和面肠之分,肉肠中是羊的内脏等经过调味制作而成的。同时,有些地方还有用煎锅煎出来的大肚片,以及上好的羊腿肉,可谓是色香味美。
青海尕面片:青海小吃尕面片(”尕“是方言,小得意思),又叫面片子,是青海人面食中最普通而又很独特的家常饭。青海小吃尕面片,不是用擀面杖擀出来的,而是用手揪出来的。将切好的软面先切成粗条,叫”面基基“。然后用潮毛巾盖上片刻(此时称”回面“)。"回”好后,拿入手中,用手指捏扁,揪断,每个大约手指宽投入沸水中,煮熟可食。由于面片小,故叫“尕面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