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之乡的美食

家乡区县: 江苏省泰兴市

  江苏省泰兴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江苏省苏中平原南部。于南唐升元元年置县(公元 937 年)。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175.59平方公里,人口121.22万人,辖1街道16镇,素有“银杏之乡”、“教育之乡”和“建筑之乡”的美誉。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来看看,泰兴究竟有哪些美食。 如果你是一个异乡人,我会努力带你去吃个遍,只要你愿意;若你也是泰兴人,我会努力和你一起去慢慢品尝,只要你愿意...

  白果——银杏的俗称,泰兴是银杏之乡,以盛产果大、仁满、浆足、壳薄、粒重、色白、味甘糯、耐贮藏的“大佛指银杏”而著称于世。泰兴白果营养丰富,药食俱佳,经常食用可预防老年痴呆、哮喘痰咳、遗精、带下、尿频等疾病,尤其对心脑血管疾病有特殊疗效。1999年,被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指定为全国唯一无公害白果,享有永久冠名权。2004年9月,通过国家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双认证;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自然是我们泰兴的特产。

  荞麦扁团——这是泰兴城乡老少喜爱的食品。荞麦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播种历史远至唐朝。它营养丰富,对防治糖尿病、高血脂、胃病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其茎叶可入药,外壳做成的枕芯能明目清热,内含的硒元素,被联合国卫生组织认定有防癌抗癌作用。   荞麦果实为三角形,有棱,碾碎筛去壳后便成粉状。它在泰兴的生长期为两个多月,是作为轮作换茬的庄稼而播种的,一般都在割稻前后种下,种麦时收割,大都栽在沟头、路旁等小块和瘠薄土地上。   荞麦粉除能做成面条、疙瘩汤外,主要是作为扁团的原料用来待客,制作时先用凉水将粉搅和成面团状,双手拍成茶杯盖大小的形状即成。   其中的馅料大都为青菜、白菜、菠菜、芹菜或秧草等,考究的人家,还在里面加进一点虾米,味道更为鲜美。另有一种瓤子扁团,是先用猪油擦酥,然后加入葱、姜、酱油等佐料,还有一种是纯素的,单用豆沙一种。   荞麦扁团的吃法一般有水煮和笼蒸两种。水煮较为简单,扁团投入水锅后,将水烧开,看扁团浮到上面,再养一会即可。笼蒸必须等蒸气在笼四周团团溢出才算成功。

  油摊烧饼——粯子粥不耐饥。因此要喝粥吃油摊烧饼。此饼的做法很简单,但要做得好则不太容易:摊制时先将面粉和成糊状,然后用中火将锅烧热,接着倒入适量面糊,用锅铲将其摊成薄如纸的薄饼。待底部将脆未脆之时,浇洒上一调羹豆油,再撒上适量盐和葱花并将其摊匀,片刻后用锅铲取出置于盘中。此时饼的中间酥脆,四周糯软,用嘴一咬可谓是软脆适度,满嘴喷香。再佐以糯滑甜爽的粯子粥,真有点“朝食之,夕死可矣”的感觉。摊饼前要先向锅中放油,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面糊会溜到锅底,摊不开。少了,饼子朝下的一面焦了,朝上的还没熟,再说出锅时还极易支离破碎。摊制此饼最好是用烧柴草的大灶(锅热得均匀)。整个过程要动作麻利,火候要得当。火大了容易焦,火小了饼又不脆。这是有点讲究的。

  黄桥烧饼——名扬天下的黄桥决战同时也成就了很普通的黄桥烧饼,刚出炉的时候确实不错,可是凉了以后再怎么加工也没了那种香味。可黄桥街头名不见经传的兔子头,却成了实实在在的民间小吃,华灯初上之时,二三十户经营者纷纷亮相营业,人气超旺。黄桥烧饼制作工艺比较独特,从揣酵(和面)开始就很讲究,天冷烫酵,天热“雪花籽”,不冷不热 “老鼠喷沙”。兑碱也要因时而定,飘碱面起泡,反之则粘牙。馅和酥分别用猪油和花生油拌面粉擦酥,做烧饼时,酥搭于面团上,用手搓长再卷起,然后用响子轻捶一下,翻转至底上再捶一下,调转方向再捶,然后将底翻朝下,刷上糖稀,撒上去皮芝麻,贴入桶炉烤。制作出的黄桥烧饼色泽金黄,外观美观,香酥可口,不油不腻,适合各地消费者的口味。在品种繁多的糕点食品中,黄桥烧饼的名声是很响的,堪与北京的茯苓饼、天津的大麻花、上海的蟹壳黄、扬州的富春包子、泰州的桃仁麻糕等名点媲美。

  杨柳叶烧饼—— 清明节前夕,泰兴人都会采摘细嫩翠绿的杨柳叶,回家做成烧饼。杨柳叶烧饼制作很简单,就是把少许杨柳嫩叶撒到将熟的荞麦面烧饼上,再撒上香油、香葱。 杨柳叶烧饼美味可口、清香扑鼻,是春季里一道可口的小吃。作为泰兴民间的一道传统佳肴,杨柳荞麦饼还具有降压、软化血管、预防脑出血的作用。

  希望大家能够到我的家乡——泰兴,来这儿品尝美食。

  泰兴,欢迎您们~

 

安筱昔"慧(2014-04-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