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方,你对洛南的美食怎么看

家乡区县: 陕西省洛南县

商洛核桃产于陕西省东南部境内的秦岭山区,以商洛地区的洛南、商县、山阳、柞水等7县产量最多。全区共有核桃2000多万株,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3倍。年产量达1000多万公斤,是我国产核桃最多的地方,品种也最多,素为久负盛名的“核桃之乡”。常年核桃收入约1000多万元,占全地区林产品总值的三分之一以上,位居多种经营收入第二位。核桃出口值占全区外贸总值的65%以上,肩负全省60%以上的核桃仁出口重任,占全国核桃仁出口总量的20%左右。它是商洛山区人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来源。
商洛核桃,据说是西汉张骞从西域带回植于京都长安,然而“龙凤之地”不适核桃生长发育,便被发配到商洛山中。岂知,核桃却因祸得福,寻到了安家落户、发家兴族的宝地,从而繁衍成为一个旺族。其分布之广,株数之多,产量之巨,品质之优,品种、品系之丰富,甲于全省,冠于全国。
商洛核桃树冠高大,高约30米,树皮灰色,小枝光滑,有片状髓。寿命长,始果期晚。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9片,有时为13片,对生,先端尖,全缘。初夏开花,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下垂,雌花序簇状顶生,直立,风媒传粉。5月中旬果实开始迅速生长,8~9月果熟。核果近球形,外果皮肉质,表面灰绿色,光滑;内果皮骨质坚硬,呈棕褐色,表面布满凹凸不平的皱褶,有两条纵棱。内有核仁,是可食部分。核仁被一木质隔层分为两瓣。林谚说:“百株核桃十五年,赛过百亩好良田”。核桃一般栽后6~10年开始结果,20~30年为盛果期。经济树龄可达80~120年,也有200~300年生大树,仍然生长旺盛,硕果累累。盛果期株产为50公斤左右,多的可达100~150公斤。个别丰产单株可达200公斤以上。可见,“核桃树是摇钱树,谁种谁致富”。种植核桃经济价值大。商洛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

洛源豆腐干

位于秦岭南麓腹地的洛河源头——洛源镇,出产的驰名古今的土特产品——洛源豆腐干。早在数百年前的明清时代就负有盛名,曾被清皇御为御膳贡品,并随当年商贾走各地。红军在洛南时,洛源人民曾用豆腐干支援红军作战。

洛源豆腐干略呈茶褐色,一律一寸见方,双筷薄厚,以青肯藤穿连,五十块一串。食用时只需用刀切成薄片,点几滴酱醋即可下箸就酒。其特点是:香爽油咸,柔劲适口,若拌以蒜泥、芥末、葱段、麻油等佐料,美味异常。

九泉豆腐是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三要镇九泉村的特产。洛南九泉豆腐营养丰富,富含脂肪、蛋白和糖,除了白嫩香鲜,还兼入口甘甜,软滑耐品,后味无穷。辅以佐料,凉拌热炒,油炸酱焖,均鲜嫩可口,香荃味美。

九泉村是三要镇(旧时称三要司)南边的一个行政村,旧时九泉南称解坪,北叫南湾。因九眼山泉而得名。据史料记载,1934年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率部长征途经三要司时,遭遇1陕军第四十二师二四八团第三营堵截。红军第二二五团三营八连在营长李学先和连长肖邦与的带领下,在村后的寨子梁上与敌进行激战,据说战斗一直进行到晚上,最后终于将敌打败,歼敌160余人,俘敌100余人。据传此役牺牲了九名红军战士。

人们传说这九眼清泉受了九位红军战士的英灵感化。所以九泉的水做出的豆腐格外鲜嫩,且绵细味香。

九泉豆腐营养丰富,富含脂肪、蛋白和糖,除了白嫩香鲜,还兼入口甘甜,软滑耐品,后味无穷。辅以佐料,凉拌热炒,油炸酱焖,均鲜嫩可口,香荃味美,可以做出各具特色的应时菜肴;没有点石膏的豆浆,鲜嫩甘甜,喝起来极为可口;没有压水的豆腐脑,烘软柔油,吃起来绵顺入味。用砂锅炖制的豆腐,愈熬愈嫩,越鲜越香,令人饱不休口。来洛南的外地游客,走时总不忘要带些三要九泉豆腐。尤其到了逢年过节时得专门提前几天预订。

九泉豆腐,远近闻名。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好”:(1)黄豆好。三要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土壤中含氮、磷、钾、钙、镁、硼、酸、锰等成分,故所产大豆颗大粒圆,含有20%脂肪和40%的蛋白。这种蛋白多为氨基酸组成,比谷类作物多3倍,比薯类多16倍,比猪、牛、羊肉高一倍,比鸡蛋高55%,易为人体所吸收,具有较高营养价值。(2)水质好。九泉境内泉水清澈甘甜,为豆腐加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适于制作豆腐之用。(3)工艺好。先用打浆机(七十年代多用石磨子)把豆黄子(先用石磨子把黄豆磨碎,再用井水浸泡4~5小时,最后捞出)磨成浆汁,然后用豆腐包过滤,再倒入滚烫的开水中,煞出豆沫煮熟,揭1~2张豆腐皮,再用2~2.5两(视黄豆多少而定)石膏水(以前用浆水)点之,使质水离析,40多分钟后舀出倒入豆腐包中,最后置于条框内压去水分即可。

九泉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豆腐村,九泉豆腐也成了洛南豆腐的金字招牌。

紫金琉璃(2015-04-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