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青人婚姻习俗

家乡区县: 贵州省织金县

在封建统治时期,穿青人的婚俗从说亲到结婚后的回门,规矩繁多。如姑表联亲、背鸡认亲、以鹅押礼、打亲闹亲、砍亲路和照亲路、草鞋陪嫁、披露水衣和戴雨帽、赶亲、讨奶母钱和送梳头油、新娘站花、挑水试新娘、井边回门等。民国时期,部分青年男女的婚姻已开始跳出近亲的圈子,但在婚礼上把繁琐的礼节简化。比如接亲和圆房:

1、接亲中的“点礼”,即清点接新娘子时婆家送去的衣、帽、鞋袜等礼物。在男方家选定结婚吉日的头天下午,要请数十位青年男女,抬着花轿,吹起唢呐,扛起彩旗,敲锣打鼓到亲家去接新娘。在收礼前,要由主接亲(亲客)二人在亲家焚起香案的堂屋内举行“三拜见”礼节。即对着亲家天地菩萨拜三拜,每一拜都要说些对亲家祖宗、父母、族内兄弟姐妹的恭维话。跨进大门一拜,“亲家门中,祖德宗功,不才等举手拜见”。再拜,“亲家高堂,椿茂萱芳,不才等举手拜见”。三拜:“亲家棠棣,伯仲叔季,不才等举手拜见”。三拜已毕,请亲家收礼。亲家委托的收礼人打开礼物细看,少不了要提缺这缺那与接亲客发生争执。接亲客持让步态度,承认婚后补上,要求亲家谅解。在争执不休时,亲家中德高望重的老辈从中说:“算了!争不争反正都是他家的人。”这样,点礼结束。

2、“圆房”(旧时举行婚礼的一种形式)。结婚吉日的当天上午,去接亲的一帮人用花轿把新娘子抬到距新郎家10余米处放在地上,圆房立即开始。圆房首先是回车马。由新郎抱着一支大雄鸡,对准内坐新娘的花轿,由阴阳先生指挥做法事后即宰杀雄鸡,吩咐参与接亲的东西南北中五路车马大神各回原位;其次拜天地。女送亲客扶着新娘子跨进新郎家的堂屋门坎后暗示双脚跪在草席上,此时新郎按照阴阳先生的“一一拜天长地二拜地久天长、拜荣华富贵、四拜儿孙满堂”进行四拜;再入洞房。拜天地结束,仍由女送亲客扶着新娘子,随着新郎进入洞房,并在阴阳先生的指导下进行活动。进入洞房后,开始做“法事洒帐”。阴阳先生边用净水洒边念:“一洒荣华富贵,二洒金玉满堂,三洒子孙兴旺,四洒五谷存仓。……洒帐已毕,万事大吉。地久天长,新人坐床。旁人请出,加官进禄。婚姻合合,万事其昌”。至此圆房结束。婚礼一般为三天。即第一天敬亲,第二天正酒,第三天打发客人回家。家境好的富户还办四天,即第三天留客,第四天才打发客人还家。如果你有机会到穿青人聚居区,一定可以看见很多女孩子的左手留着长长的指甲,这是一个古老的习俗:穿青人的女孩子,都要把自己的指甲掐进喜欢的人的手心里,让他的鲜血留在自己的指甲上。如果你在穿青人聚居区被一个女孩子用指甲划伤了手,那么应该恭喜你了。穿青人独特的傩戏——庆赛“五显神”(又叫庆五显坛)是别于其他民族的。穿青人庆“五显坛”在明代中期以前,因多数居于贵阳,故采取庙祭。祭祀时间是每年农历的九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一年一祭。后因明军近逼,穿青人大多迁往清镇、平坝一带,每年返回贵阳参加祭祀感到不便。在明代中期以后,才把庙祭改为家祭,即把“五显坛”分到户各自祭祀。祭祀方法是,请一帮称道士的穿青人,他们戴上各种面具,装扮成各种神仙和鬼怪,做一到三天的傩戏(俗称“跳菩萨”)计15场。顺序是:“起坛”。分为“打扫坛场”、“起坛”、“陪神”三折。“发功曹”。不分折,由主庆道士先生登坛烧一道文书请帖。“交生”。即把祭祀“五显神”的猪、羊牵到坛场宰杀,表演交生、领生、解秽。“淌白”。即把刮洗破整净的猪背放于一个长凳上。“齐兵”。分为点兵、会兵、合兵、统兵、领兵、放兵、押兵、收兵等即放出和收回“五显神”的五营兵马。“合会”。即请“五显神”及其各位道友汇合,准备到各殿游玩观赏。“郎殿”。分“赞圣”、“先锋”、“灵官”三折。“赞圣”是演述“五显神”与圣公圣母的出世以及民间穷苦百姓赞颂“五显神”的功德及赐福于有恩之人“云霄殿”。分为“请仙娘”、戏仙娘”数折。这场戏满着对祖先崇拜的色彩,称为“俗坛”。“二郎殿”。表演“五显神”擒鹰、放鹞、捉龙锁龙、打五猖、放火牙火镖等为民除害的故事。“四府殿”。演“五显神”接受酬赛人家的祭祀。为人家消灾还愿,赐福于人。“五岳殿”。演“五显神”游三山五岳。“灵浮殿”。难以解释。“山魈殿”。表演“五显神”的马从事农耕活动,每折都有道白。“南游殿”。表演“五显神”会见南方各少数民族的先民神圣,与众神圣一起喝烧酒、吹芦笙、跳场、开玩笑等,以示和睦相处。“水魈殿”。分为姜太公钓鱼、交钱、辞圣、兵、锁坛。傩戏结束。在纳雍,凡是供有“五显神”(五显坛)的基本上都是穿青人。穿青人把“五显坛”作为互相联系的标志。在日常生活中,哪怕是素不相识之人,只要见其供有“五显坛”便认为是本民族,于是就认亲认友畅谈心里话。“五显坛在穿青人的心里占着神圣地位,起到维系这个民族的精神纽带作用。

沫若希(2015-04-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