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塾师 弟子增光
陈筱溪,字绍濂(1858——1918),凹水人。十四岁入黔西州学,十八岁进为廪生,二十一岁获拨贡。入贡不久,左眼患病失明,遂断仕进之道,抱恨终身,曾赋诗叹曰:三尺龙门万卷书,上天生我意何如。山东宰相山西将,彼丈夫兮我丈夫。
失明后不思宦途,决心从事教育,曾先后在松林侯府、白坭田侯府等地家族私学教学,门下弟子数百人。足迹黔西、大方、织金三县,桃李遍四方。辛勤授业解惑三十多年,为地方培养了不少人才,如松林的廪生侯伯庄、侯伯琼,白坭田人省议员、同盟会员廪生侯仲章,城关、沙窝区区长侯伯猷、留学贵阳南明中学的侯肇文、名士丁扬斌等都是筱溪门下的高徒,他所教弟子中,获功名者二十余人。
其《师道立则善人多》诗:德薄意慢主讲科,知而不解困若何。虽无旷见益诸子,唯有居心一片婆。笔种砚田非上上,含英吐秀务多多。一声木铎惊遐迩,满座春风鼓泰和。
其松林形势诗曰:松林旺聚夜郎西,两院曾经第字题。鹤首清幽千树荫,龙形叠宕五星齐。远观白布全鸡秀,近盼青杠石虎低。枕籍六圭襟凹水,箐华掩映任鹰栖。
其四咏松林侯氏人物诗曰:临源刺史旧家风,芝草灵根性味浓。满院金门容驷马,两厢雕栋驾长虹。颤鸥小丑避荒外,乌覆诸亲庶姓同。辈出人才文共武,朔源还是读书风。
张星汉(1879——1930),字文銮,大关人,清末廪生,曾办大关官学,崇实女校,一九一九年任黔西劝学所所长兼蚕桑学堂总理,同年成立黔西县学生联合会,声援北京“五、四”运动,连夜赶写声援宣言,这个宣言,是一篇很有价值的爱国主义文献。选入黔西县文史资料收藏。诗入《黔西县历代诗选》。
有吊党人诗曰:其一:残春向暮乱鸣鸦,人世风云大刹那;成不为王天应悔,死如请命帝膺加;两军终竟归年尽,一枕毕生感岁华;惟祝秋来江上树,枝枝开遍自由花。其二:五羊城外水汤汤,捣满英雄下大荒;碧血汹余腥尚在,昙花一现国多殇;还期鼎革冀来日,只恐烧丹泄秘方;为易为难皆救世,精魂同在帝之旁。
张仲芳、字国荣(1890——1937),谷里人,毕业于南明中学,喜画竹、兰,好书法。民国六年考入省财政厅“经征员讲习所”,因政局多变,终身从教,任国民小学校长多年,民国十九年执教打鼓新场,北京大学教授蓝芸夫兄姝就是他的学生。有诗入选《黔西历代诗选》。有1925年咏周西成把各种捐合并为厘、护、饷、捐四种有感诗:
翘首北方望播州,西成图霸少机谋;鲁阳若使挥戈日,敢退炎炎红日头。
白世熙,字启钫,笔名眼叟,黔西素朴衙院人,晚清秀才,明医理,好诗文,设帐黔西、谷里、协和、桂箐等,烈士黎幼霖等皆出其门下。着有《九龙山赋》,遗诗入选《黔西历代诗选》。
有“游九龙山”诗曰:
携朋再访九龙山,磅礴崔嵬甚壮砚;依岫楼台上下出,参天松柏远近连;灵山象祠留青史,隐士高僧结白莲;睁眼昂头窥碧汉,风雷凭借欲飞天。
有“以济河”二首诗曰:
以济河边视线横,水天一色甚清心;咿呀鱼舟星数点,浩荡烟波水势平。下插云峰笔二支,横天脱颖几多时;碧水作墨地作纸,写尽江山锦绣诗。
其《九龙山赋》曰:“地居八寨,山号九龙。夸气势之磅礴,瞰秀色之葱笼。首昂昂而楼触霄汉,角睁睁而锷犯太空。日露电而光闪烁,鼻聚瑞而雾朦胧。姿蜿蜒形张七曲,势盘旋态奋九重。喜鳞甲之栉比,欣爪尾之蒙茸。长居地维,巧夺天宫。得风云之际舍,必九五于苍穹。致若龟伏狮啸,凤舞龙蟠,象峰驼岭,鹤岫蛟峦,雄独峙于中级,列朝拱于八端。大营坡,似将帅而侍卫;歪嘴山,如宰辅把令传。田拱镜于当门,水环抱于各弯;林送青于绿野,云铺锦于碧间。牛心如茗香之宝鼎,天马似系辔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