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鱼”,日日有“食”

家乡区县: 武汉市硚口区

如果谈到荆州的特产,那一定是数不胜数的,但却有这样一个神秘的地方。在地处荆州城北6.5公里处,有一个水产基地庙湖,其中始建于1958年的湖渔场,有大湖近万亩、精养鱼池(塘)1200亩、农田500亩。由于降水、光照和热量资源丰富,水质清澈,上世纪80年代,庙湖渔场发展成为荆州地区“特种水产品养殖场”,是湖北省最大的水产品出口基地和种苗基地之一。由于水面大,很适合大白刁这种运动型的鱼类生长。
荆州大白刁,学名翘嘴红鲌,其体型较大,体细长,侧扁,呈柳叶形。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隆起。口上位,下颌坚厚急剧上翘,竖于口前,使口裂垂直。眼大而圆。鳞小。翘嘴红鲌属中、上层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行动迅猛,善于跳跃,性情暴躁,容易受惊。其生长迅速,是以活鱼为主食的凶猛肉食性鱼类,苗期以浮游生物及水生昆虫为主食,50克以上主要吞食小鱼小虾,也吞食少量幼嫩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肉用价值。荆州大白刁是湖北省荆州市的特产水产品,主要分布于庙湖等淡水湖中,地处荆州城北6.5公里,现属荆州市荆州区管辖。据《江陵县志》记载:庙湖原名龙会桥渔场,由原江陵县雨台公社兴办,1963年收归国营。1976年与国家水产总局长江水产研究所协作,进行杂交“荷源鲤”试验,获得成功,其湖泊养桂鱼出口外销。

据了解,荆州区大白刁在湖北鱼禾园生态有限公司的示范带动下,大力推广“1231”高效养殖模式,养殖面积已达2万亩,成为养殖户增收的又一大亮点。2013年10月31日,全国第三次农产品地理标志评审会在北京举行,由荆州区水产局、水科所申报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荆州大白刁”得到与会评委专家的肯定和一致通过。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由于荆州大白刁生长的水质好,接近天然养殖,肉质紧实,个体大,肚腹少,口感比较好。食用的时候,蒸煮煎烤都合适食用,特别推荐用火锅,因为个体比较大(最大达到10公斤左右),而且肉质紧久煮不烂。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清新爽口,深受消费者亲睐。

好小子(2015-04-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