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溪镇地处苏南边陲,南临固城湖,北倚石臼湖,是一个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古镇。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仅56公里,芜太高速公路直达境内,水路西进黄金水道长江,东达太湖苏南水网,是沟通苏南、皖南的经济走廊。现有面积82.6平方公里,人口12万,下辖21个行政村和8个居委会。
古镇淳溪位于南京市高淳区西部,东、南临固城湖,为高淳区人民政府驻地。聚落呈北宽南窄倒梯形状。古名濑水洲,宋代称高淳镇,相传以当地民风淳朴、地势高亢而得名。建高淳县前隶属溧水县。明弘治四年(1491年),高淳县从溧水县析置,县治高淳镇,以镇名县。为避免县、镇名称引起混淆,随后“以其位于淳溪河北岸高地”而称淳溪镇。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曾名滨溪镇。民国期间,1934年淳溪镇分为淳溪、淳化、淳安三镇。1945年日伪改设淳东、淳西二镇。1946年,民国县政府合淳东、淳西为一镇,仍称淳溪镇。
淳溪镇文物古迹众多,古建筑风格独特,早在殷商时期,高淳人民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耕耘不息,留下了各种不同时代风格的古建筑,虽历经沧桑,至今大多仍保存完好,拥有建于吴赤乌二年(239年)的保圣寺塔,系孙权为其母延寿祝福而建,塔型为四方七级;明清建成的古镇一条街,融苏南香山派、皖南徽派风格于一体,全省仅有,曾作为电影《黄桥决战》、《将军的抉择》、《固城湖之恋》和电视剧《范进中举》等作为外景基地;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的襟湖桥为七孔石拱桥,造就了官溪夜泊等景观;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吴家祠堂;南京地区已知面积最大、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薛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左右。
高淳区淳溪镇工商业繁荣,手工业发达。早在唐代,就有商业萌芽。明清时,随着徽商崛起,工商业和手工业达到鼎盛,成为安徽粮食、茶叶、烟叶、纸张、竹林、桐油和江苏的色布、绸缎、日用百货等物资的主要集散地之一,造就了历史上有名的“八大行”。传统贝雕工艺品、羽毛工艺品久负盛名,其中羽毛扇在明清时代被列为贡品,民国初年曾选送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并获奖;现代网具、机油泵、分析仪器等民营特色工业迅速崛起,在国内市场独占鳌头。在古代文明的积淀和创新中,淳溪镇老城区已建成以凸现古镇风貌为主的历史文化街区,并被评为“全国卫生县城”;新区正建设生态保护与现代制造业发展相协调的现代化工业园,被命名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日出斗金,日落斗银”的固城湖、石臼湖,赋予古镇人民丰富的资源和物产。优质粮油及螃蟹、甲鱼、青虾、银鱼、珍珠等名特优农副产品享誉海内外,淳溪贝雕、羽扇、渔网、珍珠工艺以及香干、芙蓉糕,麻玉糕等传统工艺和美味食品久负盛名;商贸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建筑建材业以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方兴未艾。
淳溪镇风光秀丽,文化源远流长。绚丽的湖光山色广为称颂,陈毅率部东征赋《东征初抵高淳》诗篇。宋明理学思想广为推崇,该镇名人所著的《理学禅说》、《乐在堂诗集》、《镜漪轩诗集》、《巢园诗存》等颇具研究价值。地方民间歌舞艺术闻名遐迩,《采菱舞》、《花扇舞》经前线歌舞团推荐,曾在维也纳“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中双双获银牌奖,享有“歌舞之乡”美誉。
能力秀:http://www.wm23.cn/yxzhangjing
个人微博:http://weibo.com/zhangjinghsg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jinghsg
梧桐子网页:http://www.wutongzi.com/uc/75054916.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