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迷失的“古夜郎”

家乡区县: 贵州省正安县

公元前122年,西汉使者到夜郎时,夜郎国王问使者“汉孰与我大?”夜郎国因此获“夜郎自大”之名,实属冤案两千年。据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传》中说:“西南寅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所得精兵十余万”。这是司马迁奉使西征,亲身经历见闻的实录,为后人勾画了一个西南夷的大夜郎国。
由于夜郎古国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对这个西南夷小国的史迹,正史记载往往只有片语只言,用语不详,所以夜郎古国建立的具体年代,至今无实据可考。那么夜郎古国究竟有多大,它的疆域范围、郡都所在、民族所属以及社会性质等问题均是史学家一直存有争论的问题。
对于夜郎国的疆域范围,清人张澎《续黔书》曰:“今石吁、思南为夷州之夜郎也;今黎平、镇远为龙标之夜郎也;今桐样、正安为珍州之夜郎也;若秦汉时之夜郎,则西距邓雀,东接交趾,地凡数千里。今人徒知遵义之为夜郎,亦不知夜郎之大矣。…‘张氏以为唐人在夷州、龙标、珍州皆曾设夜郎县,这就说明自汉至唐经历五六个世纪之久,这些地方仍存在大量夜郎遗民,张氏即据此以定夜郎的。”另根据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者,在蜀郡檄外有夜郎国,东接交趾,西有滇国,北有邓都国”,并据《云南通志·夜郎考》的考证,可以划出一个大夜郎国的范围,其疆域地垮今日贵州(除去东北部)、云南东部、广西西北部及四川南部边缘地区。
对于“夜郎国”及其中心区域,据《史记》记载:“夜郎者,临牌炯江”.可将其范围划在今贵州以南或黔滇桂交界地区。对其郡望所在,一种看法认为应在今黔西南州及六盘水地区,其东南境到贞丰、册享、望漠一带。并根据《安顺府志》及《威宁县志·夜郎县考》中对在古汉成帝河平中时,样炯太守陈立斩“夜郎王”兴于且同亭一事的论述,推断且同亭约在今贞丰、望漠为“夜郎国”经济、军事中心。
还有一种看法则认为“夜郎国”郡望“今安顺府地即汉夜郎县”。(郑珍《烊爿可十六县问答》,载《遵义府志》)对这一看法附和甚多,但其中出入不小。
此外,对夜郎郡都所在还有“三合说”、“水城郎游说”等,众说不一,各有千秋。但要使备说能站住脚,除了史籍的考证,更需要考古发现作为印证。经过数十年考古工作者不懈的努力,在贵州安顺、清镇、平坝、兴义等十多个县内,已发现不少汉代遗址和汉墓,特别是在安顺县东南宁谷乡社就发现有百余座汉墓,印证了“夜郎国”中心在贵州西部偏南地区的文献记载与考证。
揭开夜郎国之谜的另一途径,则是了解夜郎人的族属。史学家一般认为,夜郎人曾为百越民族的一支,远古时期的越人、催人、僚人是今天聚居在这一带壮、侗、布依、彝、水等人的先祖,夜郎人虽由多民族组成,但其主体为布依族人。
另有学者根据这里少数民族的语言习惯、说话构词的语法特征,来分析考证夜郎族属,并以其族属考订其郡望及疆域,通过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发音及语言构词特征,认为当地布依、仁侗语系源于共同的古越族语言,其共同先祖乃为古越族人。还有人根据《华阳国志》的记载分析考证,也认为古夜郎人的族属与今天的布依族人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学者们通过数以百计的古彝文典籍和壮侗语系等少数民族古歌及传说的翻译研究,对古夜郎国时民族的迁徒状况深入了解,古夜郎人的族属正逐渐清晰起来,其郡望和疆域之考也得到进一步认定。
总之,夜郎古国的种种之谜正在随史籍的深入研究以及这一地区考宙发现的种种物证,已经或正在解开。也许有一天,“独夜郎,滇受王印”中的“夜郎王之印”或者“夜郎庄王墓”会被考古人员发掘出来。那时,古夜郎国的全貌也将会全部昭然于世。

神游太虚(2015-04-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