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建国皇帝,我们就再来说说我们云南十八怪之一饵块。说到饵块,或许只有云南人才知道,但是没关系,相信你读了这片文章,就会对云南的饵块有一定的了解,会迫不及待的想要一试他的美妙。
饵块的典故
烧铒块用做成薄饼形的饵块在无烟炭火上烤,到微焦黄时,在表面涂芝麻酱、辣酱、油辣椒等,还可夹入牛、羊肉冷片或油条,是美味的地方特色小吃。饵块切成一寸见方小薄片加云腿丝、肉片、鸡蛋、蔬菜等炒,就成了既可做主可以佐餐的炒饵块,其中最出名的要称"大救驾"。传说永历帝在被吴三桂追击,一路奔波到腾冲时,已数餐未进,腾冲的村老以饵块加自己家中仅有的一点好东西凑合在一起炒一炒,进献永历帝。哪知道这"急就章"因腾冲饵块质地上佳而为永历帝赞赏,说是"救了孤的大驾",后这种炒饵块就被叫做"大救驾"。
饵块的特点
饵块是云南常见的传统食品。其制作过程是将大米淘洗、浸泡、蒸熟、冲捣、揉制成各种形状。是使用优质大米加工而成的。饵块的形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块状、丝状、片状。制作方法也很多样,烧煮煎炸都可以。
制作过程
1.《急就篇》有"饼饵麦饭甘豆羹",颜师古注了一条"溲米面蒸之则为饵";五代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中说"粉米蒸屑",米是弄碎的。现在的做法是把米泡了蒸熟,上碓去舂,舂透就是饵,当然也可以用机器,但仍是米蒸为饭后做,与米先磨粉榨出的米线、蒸成的卷粉都不同。饵的原料是饭米为主,若是糯米做,是"糍粑",糯米磨粉做,是年糕,都有别于饵。如今江浙一事,这饵块在农村是在过年时大伙热热闹闹来做,不捏成各种花样,在城市则制成每个寸把宽五寸长左右的小条在菜市出售,但名字就叫年糕,混于糯米制品,失了古意。
2.饵块的原料就是大米,只是需选取品质好、有香味、有黏性的大米。在旧时,舂饵块可是一景。春节前,先将泡过的米放到木甑里蒸,蒸到六七成熟时取出,就可以放进碓窝里舂了。待熟米舂打成面状后,就可以取出放到案板上搓揉,然后做成砖状,这就是饵块了。也有用木模压制成饼状的,木模上有喜字、寿字、福字、鱼、喜鹊等之类的图案,压制出的饵块饼也就有各种花样了。
食用方法
饵丝的吃法主要是如米线、面条般做成"汤"的,腾冲饵丝以氽肉为鲜汤,倾入饵丝中便成。这是由于腾冲饵丝用所谓"浆米"做成,质地既有"筋骨"又软,汤一烫便入口柔糯。巍山粑肉饵丝是用猪后腿烧后刮洗,再大块不放盐炖到极烂,瘦肉成纤维肥肉不感油腻,云南人称"粑",粑肉做饵丝的"罩帽",饵丝用当地有名的"黄皮谷"制成,洁白无瑕而柔韧不易断,加肉、油辣子等,鲜香可口。
怎么样?看了我的介绍,是不是很想要一探究竟?是的,她就是这么好吃,这么吸引人,欢迎大家来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