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九州江

家乡区县: 湛江市遂溪县

九州江,南海北部湾水系。九洲江,南海水系河流。在广西陆川县旧志称为“南流河”、“乌江”,发源于广西陆川县,流经陆川县、博白县,广东廉江市,注入北部湾。全长162公里,集雨面积2137平方公里,为廉江市最长和支流最多的河流。流域内支流众多,主要有宁潭河、武陵河,沙铲河、陀村河、长山河等。九洲江广西、广东边界上建有鹤地水库,其灌区渠系从北至南贯串大半个雷州半岛,廉江、遂溪、海康、湛江市郊区、吴川、化州6县区得到了灌溉保证,粮食生产连年丰收。被廉江人誉为“母亲河”。

九州江的水文特征:在陆川县境内,自然落差68米,比降为0.084%。1962年至1979年平均流量25.2立方米/秒,最大流量2620立方米/秒(1970年7月1日)。[5] 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588毫米,最大年雨量2460毫米(石角站1973年),最小年雨量714毫米(缸瓦窑站1977年),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匀,4-9月汛期雨量占年总量的85%,九洲江年径流量平均为28亿立方米,但枯水期许多河段接近断流,缸瓦窑站以上九洲江不受水库控制的集水面积尚有1131平方公里,而1977年12月9日流量曾出现零值。[1] 流域地势以低丘为主,中下游两岸为狭长的河谷平原,受洪水威胁的农田面积约8万亩,下游缸瓦窑站(集水面积3050平方公里)于1906年曾出现洪峰流量5680立方米每秒。

在陆川县,九洲江主流解放前由广东的安铺海港到大桥圩可通木帆船,丰水季节可直到温泉乡的万丈村。解放后,对九洲江逐年规划、治理和开发,在流域内结合灌溉先后筑成中小型水库50座,截雨面积94.135平方公里。先后建成了政府桥头坝、万丈坝、大桥红卫闸、大塘坝、乌石镇大兴坝、吹塘坝、滩面桥坝、良田桥坝、飞鹅岭桥坝等多处横截九洲工程,曾安装过水轮泵28台和电灌站、机灌站,共增加灌溉面积1.5万亩。安装径流电站7处,装机1 6台,容量1675千瓦。

在博白县,九洲江干流上建有文地水轮泵站,这是文地镇灌溉农田的主要水利设施。干流水能理论蕴藏量700千瓦,可开发量625千瓦,已开发利用375千瓦。

广东省境九洲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14平方公里,1980年以前已治理8平方公里,其中7平方公里成效显著。集水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沙铲河、塘蓬河、武陵河等6条,沿河建造的水陂等建筑物增大了河道淤积,干流缸瓦窑河段自1959-1974年淤高0.8米,支流沙铲河、塘蓬河、廉江河亦出现类似情况。九洲江出口大墩港一带已逐步形成肥沃的滩地,龙营东围和龙营围共3万亩已在围垦,其他可垦荒地还有6.5万亩。

鹤地水库位于廉江市东北14公里的河唇镇,库区跨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陆川、博白二县,处于九洲江中游,集水面积1440平方公里,总库容11.51亿立方米,是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和航运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设计灌溉面积20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27万亩。

ye12345(2015-04-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