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解困 宜宾在行动

家乡区县: 四川省宜宾县

近年来,宜宾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共减少贫困村229个,贫困发生率从18.7%下降到8.4%,2015年宜宾计划脱贫人口为6.52万人。

宜宾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5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会议总结2014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研究2015年重点工作。2014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全市农村组织开展了贫困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工作。全年共落实财政性扶贫资金2.85亿元。 2015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将完善和落实精准扶贫机制,谋划好乌蒙山片区“十三五”规划,全力争取年度扶贫项目资金,全面推进基础扶贫、住房保障、产业增收、新村扶贫、能力提升、公共服务“六大扶贫工程”。

推进精准扶贫 宜宾开“良方”

4月中下旬,宜宾将集中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督查调研, 4月14日,中共宜宾市委办公室下发了《扶贫开发工作督查调研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据悉,此次扶贫开发工作的督查调研时间为4月15日至4月22日,期间,督查调研组将由市领导带队,深入全市十个县(区)的帮扶贫困村实地督查调研,以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力争到2015年底,实现贫困村脱贫达30%;到2017年,贫困村脱贫达80%;到2019年,471个贫困村全部脱贫。

精准识别贫困信息

贫困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置条件,只有识别精准,才能最终实现扶持精准、脱贫精准。贫困识别的目的是要找准最贫困的村和最困难的人。

2014年,通过全市上下的艰苦努力,全市已全面完成37.33万贫困人口、471个贫困村的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因此,督查调研要重点查看贫困识别标准是否统一、程序是否规范,贫困信息是否客观公正、真实准确。

实行“菜单式”扶持

在督查调研中,要重点查看各区县是否逐村逐户制定差异化、个性化、精细化的帮扶方案和措施,并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实行“菜单式”扶持;是否按照“四到县”制度要求,建立完善精准扶贫资金使用机制;是否在项目安排、资金使用上与减贫计划挂钩,对最贫困的村、最困难的户实行优先扶持。

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到人

精准扶贫的最终落脚点在精准减贫。为确保减贫具体人口对得上、“叫得响”、“喊得应”,此次督查调研中,要把握好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核对去年各地上报的减贫人口,查看减贫对象是否有档记录,有据可查;另一方面要查看各地是否将今年的减贫任务一一分解落实到乡(镇)、到村、到户、到人。

驻村干部常驻帮扶

干部驻村帮扶是实施精准扶贫的“管道”和“总漏斗”。目前全市基本实现了帮扶单位对重点贫困村的全覆盖、驻村工作组对重点贫困村的全覆盖、帮扶责任人对贫困户的全覆盖。督查调研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主要是查看各区县是否按照“三个全覆盖”、“组建3人工作组”的要求,加强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统筹调度和组织领导;是否制定考核管理办法和保障措施;驻村干部是否下沉到村有效开展帮扶工作。

《方案》中明确指出,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将以精准减贫37.33万贫困人口为总任务,以贫困群众需求为第一信号,以增收脱贫为核心,以新村建设为载体,以能力扶贫为根本,以产业扶贫为抓手,以机制创新为路径,以社会保障为兜底,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的大扶贫格局。

2、宜宾全力以赴 决战贫困

据屏山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消息,2015年,屏山将投入100万元用于开展卫生扶贫促进行动。

卫生扶贫促进行动是2015年屏山县委、县政府“十大扶贫行动”的重要内容。根据《2015年度卫生扶贫促进行动工作方案》,屏山将为贫困户中丧失劳动能力人员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对贫困户中患重大疾病人员开展医疗救助。乡镇卫生院、乡镇计生办或村医生与贫困户结对开展帮扶。在贫困户人群中将狂犬病疫苗应急接种列入免费接种服务项目,实施贫困户适龄人群免费婚检孕检项目。在就医方面,为贫困户开通绿色通道,贫困户患病后持相关证明,县、乡医疗机构免收挂号费。县乡医疗机构各明确一名专门人员和专设贫困户就医窗口,开通贫困群众就医绿色通道,为病人推荐医生,提供相应优质服务。

此外,屏山县还将完成26个贫困村的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解决贫困村村医生阵地建设和群众就医难。调剂补充46个村医生到贫困村就近坐诊,提供相应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方便贫困户就近就医。4个医联体还将分别组建8支骨干医技人才志愿者服务团队分别深入到78个贫困村开展义诊巡诊、送医送药上门1次,义诊、健康咨询达1万人次以上。

3、2015年宜宾贫困解困工作

1.农村扶贫解困。扶持65162名农村扶贫对象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2.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贫困患者在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不低于55%。

3.法律援助。为受援人群提供法律援助1.8万人次,其中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000件、其他法律援助事项1.4万件;新建1个县级以上规范化法律援助接待受理厅;新建13个乡镇(街道)规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站。

4.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确保“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包括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少生快富”)工作对象资格确认无误,项目资金年底前全部发放到群众手中。

5.困难职工救助。为符合条件的建档困难职工每人每年提供300元至1000元生活和医疗救助。

6.贫困残疾人扶贫解困。扶持6000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状况;帮助3000名贫困残疾人适配亟需的基本型辅助器具。

7.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复明。对全市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300例。

8.贫困家庭脑瘫儿童救助。为310名贫困家庭脑瘫儿童提供手术治疗、康复训练和辅具适配等康复服务。

9.大力开展特殊困难群众专项救助帮扶工作,全面实施各项救助帮扶制度,目标投入资金10560万元。

Anna_東(2015-04-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