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民俗风情

家乡区县: 湖北省恩施市

恩施民俗风情

陪十姊妹

新娘出嫁头天晚上,爹娘邀请亲邻中的未婚姑娘

9

人,连新娘共

10

人围席

而坐。然后,由上下方四个陪女以诗或歌开台,两旁的陪女依次各唱一首。唱的

内容丰富多彩,开头以劝新人在婆家尽孝、勤俭、讲礼节、对人客气等为内容,

而后用彩彩高,盘古论今,相互考查,各显所能,互不相让,热闹非常,一直持

续到天亮

哭嫁

女儿哭嫁,

是恩施土家族古老独特的婚俗。

有嫁前半个月甚至几个月就开始

哭的,有婚前一日哭的;有一人独哭的,也有姐妹、哥嫂、父母、亲友陪哭的。

哭的内容很多,一般哭祖宗之德、爹娘之恩、姐妹之谊、兄嫂之贤、故土之情等

等,也有哭骂媒人的。多为

难舍难分的缠绵之词,韵律也多用七字八句的顺口

溜,

也有五言七句等形式。

如:

长大成人要别离,

别娘一去无归期

跨了阳沟,

便是扬州,跨了扬州城,便是扬州人

等等。哭时,时而低沉,时而悲切,时而

高昂,时而欣。解放后,哭嫁渐趋消亡,唯《哭嫁歌》等曲牌仍在唢呐等吹奏乐

中流传下来。

薅草锣鼓

恩施人谓水稻中耕为菇秧,玉米中耕为薅草。这两项农事,均值盛夏,难免

疲劳困倦,为振作精神,调节身心,便在劳作时伴以锣鼓助兴,故谓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一般是一锣一鼓,自敲自唱,唱词多为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类,

也有说唱历史故事的。此外,说唱人还时常即兴发挥,开玩笑逗趣,起鼓劲加油

的作用。

整祝米酒

整祝米酒的风俗在恩施盛为流行。

婴儿出生后,

婴儿之你须带礼品

(

糕点、

酒、

食物

)

去外婆家接外公外婆之亲属前来赴宴,

名为

整祝米酒

同时宴请其他客人,

具体日期则由外公定,一般是男孩子整

,女孩整

,或者孩子满月这天。

届时,外公外婆之亲属相邀同时到妇婿家送

祝米

。礼物以婴儿的各式穿戴、布

料、用品、粮食为主,鸡鸭鱼肉次之。吃

祝米

之女方亲属,多为妇女,男的一

般不去。有

女不赶生酒

(

寿酒

)

,男不吃十朝

(

祝米

)”

的说法。

织西兰卡普

土家女儿从七岁到十三岁期间,

每年冬季编织裤腰带上的图案,

这样图案汇

集起来,就是织

西兰卡普

被面图案的基础,土家姑娘在婚前一年里,一般不下

地劳动,

在家里专织

西兰卡普

最少要织两床,

多的达八床。

花名有

满天星

脚迹

"

四十八勾

等百余种。

喝油茶汤

恩施人喜欢喝油茶汤。制作时先用开茶油或菜油分别将茶叶、阴米

(

糯米蒸

熟后散开晒干或阴干

)

、豆腐干、花生米、芝麻、

核桃仁等炸酥,然后在锅里放

猪油,加葱、姜、蒜等调料,掺水烧沸,放入炸酥的茶叶,盛一碗汤再泡进一些

炸好的阴米、豆干、阴苞谷子

(

将八成熟的玉米粒阴干后用砂锅炒酥即成

)

、花

生、

核桃仁等和着汤一起吃喝,且不用汤匙、筷子。这一习俗至今仍广泛流传。

张云秋(2015-04-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