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家乡区县: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

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4月28日上午,2015年《经济蓝皮书春季号》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发言称,了解目前以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走向以及应对之策,必须要将此议题放在宏观的全球经济的发展态势下来审视。

李扬认为,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长周期”的下行阶段,经历了7年多危机的全球经济,目前仍然处于弱复苏、慢增长、低就业、高负债、高风险的“新平庸”之中,主要经济体均陷入“长期停滞”状态。全球经济的低迷无疑也会对我国的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并且,按照规律,这种状况还将在未来一个中期内持续——或许还要五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2014年,我国经济已经展示出新常态多方面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经济运行的“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三个维度。同时,2014年的经济数据也表明,中国经济正处于下滑态势,并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还会出现下滑。

但是李扬强调,我们不能通过仅仅关注速度的变化就将之与经济衰退等量齐观,应该注意到的是,虽然我国的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是同时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均在稳步提高。例如,长期以来,我们都希望经济能够在较低能耗、较低水耗和较少排放的基础上进行,但一直未能如愿,在2014年,这些目标中的大部分已经开始实现。同时,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率依然保持着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高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双超”态势。可见,我国经济已经呈现出向“速度略降、质量效益提高、生态效应改善、可持续性增强”转变的良好态势。

与此同时,为避免“新平庸”变为“新现实”,李扬认为,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谨防增长速度失速过快,因为如果经济失速过快且在全社会形成某种预期,将对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数据表明,2015年第一季度,经济下滑趋势仍在继续。

李扬建议,在这种形势下,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时俱进,明确宣示扩张性立场,与此对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当局应当尽快研究制定并向社会公布扩张性路线图,迅速止住下滑趋势,转圜衰退预期。

jessi(2015-04-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