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是一个富有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民族,岁时节庆独特鲜明。苗族传统节庆按功能含义分为:⒈农事活动节庆;⒉物质交流节庆;⒊男女社交、恋爱、择偶节庆;⒋祭祀性节庆;⒌纪念性、庆贺性节庆。按时序分,一岁分十二个月,每月都有一个以上的节庆日。动月(鼠或子月)1—15日(第一个子日至第二个寅日)为玩年节,其中第1个子日为天岁节,苗人不出门(远门);第1个丑日是地岁节,第1个丑日至第2个丑日(2—14日)期间,人们纷纷走亲访友、互贺新岁、男女对歌、玩龙灯、狮子等;第2个寅日(15日)为尾巴年(烧龙灯)。偏月(牛月或丑月)第一个丑日为社日,亦称龙头节,苗人祭土地神,接龙、安龙(苗语染戎)。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个寅日为物质交流、男女社交节(汉籍称为三月三街节)。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个未日为牛王节(汉籍称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樱桃会、佛生日。3月(龙月或辰月)的第一个辰日、第二个寅日分别为小端午节和大端午节,其中小端午节后来为纪念苗族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芈姓),亦称屈原节、歌师节。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个巳日为降龙节(汉籍称为六月六、六月场)、吃新节(大麦熟)。5月(马月或午月)的第1个子日是小年节(夏至日,阴旦? 冢?个午日为七巧节(苗语称七姊妹,即北斗七星)。6月(羊月或未月)的第2个寅日为鸭节,第2个辰日为赶秋节。7月(猴月或申月)的第1个申日为酒节(糯稻收割酿制甜酒、米酒)。8月(鸡月或酉月)为祭祀节(主要进行椎牛、吃猪、跳香、还傩愿、安龙等祭祖祀魂活动)。9月(狗月或戌 月)狩猎节,择日祭梅山三神,开始狩猎。10月(猪月或亥月)卯日、午日为吃猪泡汤节(杀年猪),灶神节(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汉籍称苗人十月过年)。
鼓藏节鼓藏节又叫祭鼓节,苗语叫(nongx hek nes)。鼓藏节是苗族属一鼓(即一个支系)的支族每隔3年祭祀本支族列祖列宗神灵的大典,俗称吃鼓藏.
鼓藏节在杀猪或牛祭祖之前须杀一只雄鸭祷告祖宗神灵,表示每3年一次的祭祖节日来到了。
要杀祭祖的猪是有所选择的,其标准是:阉割后养肥的公猪.体形蹄爪不能畸形,猪毛顺披不能有旋涡,开始杀猪即说鼓藏语,如杀猪叫做“呕官人”,猪死后先用稻草盖,叫做“盖被子”,然后用盖的稻草烧猪毛,叫做“照太阳”。
各家鼓藏节祭祖时,先将猪胸部的大块肉割下来煮熟后切成拳头大的一砣,主人烧香烧纸,把猪肉、猪肝、鱼、糯米饭供于祖宗灵前,然后祷告:“鼓藏十三年,今日来祭奠,山神坐高山,地神守田园,祖宗神灵常佑护。人无疾灾,让我们六畜兴旺,稻禾穗线如牛尾,大米颗粒像黄豆,仓中粮常满。坛里酒不空,小孩无恙天天长,老人长寿随日月,神灵护佑及亲友,年年岁岁得安康.”祷毕,主人便捏糯米饭,抓砣砣肉分送大家吃。这些砣砣肉是猪胸部之肉,称为“仓门肉”。吃时不放盐巴,不加佐料,吃多少自便,但不能乱丢扔。进食时也只能说鼓藏隐语,如吃饱了不能说“吃饱了”,而要说“满仓了”等等,其意旨在吉利。
鼓藏节的活动以踩铜鼓跳芦笙舞为主,一般5一9天。鼓藏节由“鼓藏头”组织,从杀猪或牛祭祖到节日活动的系列程序均由“鼓藏头”组织安排,人们必须服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