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刀削面是一种山西的汉族传统面食,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刀削面的调料(俗称"浇头"或"调和"),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番茄酱、肉炸酱、羊肉场、金针木耳鸡蛋打卤等,都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它同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河南的鱼焙面、四川的担担面,同称为五大面食名品,享有盛誉。山西刀削面中晋小二刀削面还是极少数我国拥有完整文化和宗传的中国厨艺流派,尤其是关于刀削面的诗文、楹联独具神韵、心怀苍生、寓意天下,令人叹为观止。
刀削面内虚外筋,柔软光滑,易于消化,与抻面、拨鱼、刀拨面并称为山西四大面食,更与北京的炸酱面、山东的伊府面、武汉的热干面、四川的担担面一同被誉为我国著名的五大面食,真可谓"面食之王"。据《晋食纵横·名食掌故》记载:"刀削面最早出自山西,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水煮面食,为面食中的佼佼者。在山西,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特别是晋中平遥、介休、汾阳、孝义等地,家庭主妇、少女以及城市中不少"妇男"都会制作。"在山西各地的刀削面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大同刀削面,可谓是"面食王中王"。
关于刀削面,还有一个故事。相传蒙古鞑靼人占领中原,建立元朝。统治者为了防止人民群众造反,就没收了各家各户的金属器皿,并作出相关规定,十户用一把厨刀。切菜做饭轮流使用,用后再交回由鞑靼人保管。一天中午,一老者的老婆将面���成面团,就让老者去取厨刀,结果刀被人取走,老者只好回家等待。谁知老者刚出鞑靼人大门,被一件东西碰了脚,他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块薄铁皮,拣起来揣在怀里。回家后,锅开得直响,全家人等着吃面条,可是刀却没取回来,急得老者团团转。忽然,他想怀里的铁片,就取出来说:"就用这个铁皮片切面吧!"老婆一看,铁皮片薄而软,嘟喃着说:"这样软的东西哪能切面条。"老者生气地说:"切不动你就砍。"一个"砍"字提醒了老婆,她把面团放在一块木板上揉好,左手端起,右手持铁片,站在锅台边,往开水锅里边"砍"面,片片面片落入锅里,煮熟后捞入碗,浇上卤让老者吃,老者边吃边称赞:"好得很,好得很,以后再也不用去排队取刀了,就用这铁片削吧。"
就这样,"砍面"的办法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三晋大地,得到人们青睐。到了明朝,这种"砍面"又被称为"托掌面",不仅家庭制作,也流传到市肆摊点经营,不断演变成为独树一帜的刀削面制法技艺,风味则柔中有硬,软中有韧,不仅可浇卤,还能热炒甚至凉拌,均有独特风味。不过,浇卤是最好吃的,再略加山西老陈醋口味更妙。
听我讲了这么多,大家是不是心动了呢,是不是嘴馋了呢,那就带着你的小肚子来我们家乡吧!
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dimiter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52755152.html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niangguigui/home?wvr=5
我的词条:http://www.wm23.com/wiki/uc/88394.htm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