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成为一张靓丽名片

家乡区县: 虞城县

虞城县青年作家高青坡去年一年是个创作丰收年,连续在省重点文学期刊《莽原》杂志发表三部中篇小说,最近他高兴地对记者说:“我是在好的文化政策的激励下,迎来的创作第二春。”虞城县以抓队伍、抓活动、抓创作作为文化工作的抓手,使文化工作出彩给力虞城县发展。

抓活动。虞城县委宣传部部长卢照堂介绍说:“基层文化工作关键在于要多举办活动,使文化工作在各种大型活动中出彩,产生冲击力和影响力。”为了弘扬木兰精神、挖掘木兰文化、打造木兰品牌,虞城县去年8月份成立了全市第一家国字号的书画院——中国木兰书画院。由虞城县主办的豫鲁苏皖“木兰”杯首届河南豫剧“豫东红脸”观摩汇演电视大赛,来自豫鲁苏皖的60名选手参加了这次电视大赛。去年10月份,第八届苏鲁豫皖毗邻县市老年书画摄影联谊会在虞城县召开,参加这次联谊会的有来自江苏、河南、山东、安徽10个县市的100多名老年书画摄影爱好者。去年国庆节期间,虞城邀请省曲剧团深入到乡镇田间地头进行演出。这次省曲剧团文化下乡活动深入到10多个乡镇30多个村,演出50余场次。

抓机制。虞城县文联主席朱保良说:“作协为了提高作者的创作水平,要求每位作协副主席联系5名作者定期进行辅导,以提高作者的创作水平。”一年来,先后有10多位文艺家成为国家、省、市级协会会员。贯彻落实中宣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通知精神,切实为作家们提供宽松的创作环境,先后在田庙乡石庄水库、贾寨镇马楼水闸分别建立了文联、作协创作基地。

目前,虞城县作家协会创作基地也是全市唯一一家县级作家创作基地在贾寨镇挂牌成立。为了营造虞城县文化繁荣大发展的浓厚氛围,举办了“虞城县当代文艺家展播”活动,对具有代表性的文艺家进行集中宣传。对于成绩突出的重点作者给予重点扶植培养,先后邀请省、市专家学者为高青坡、张晓红等举办作品研讨会。

抓精品。虞城县突出精品理念,推动文艺生产异彩纷呈。选出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和覆盖率的电影《花木兰》参加全市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奖。举办了迎新春豫剧《花木兰》汇报演出。配合中国教育电视台河南记者站拍摄了《河南历史文化博览》(人物篇)——《花木兰》。在全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奖和全市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奖作品选送工作中,通过严格把关,认真筛选出电影《花木兰》,文艺类图书《木兰传》(上部)、《火菱藕》、《天隙》,歌曲类《和谐之歌》、《中国颂歌》等6部作品及时报送市委宣传部,其中小说《木兰传》(上部)、《天隙》,电影《花木兰》报省委宣传部参加全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奖活动,从作品数量和质量在全市都名列前茅。电影《花木兰》获得了全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如今的特色文化已经成为虞城发展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大脸欸(2015-04-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