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中州大地上一块瑰宝,古为申、谢封地,自秦朝始,历为州、县治所。现总面积2512平方公里,耕地199.4万亩。辖13镇7乡,128万人。悠悠历 史积淀了丰厚的文 化底蕴,生生不息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
──交通便利,通讯发达。
国道312公路拟建的宁西铁路穿城而过,南阳机场近在咫尺。北亘嵩洛,南连荆襄东通宁沪,西接秦陇,交通四通八达。2.25万门程控电话,960路通信光缆,构成了现代化的通讯支架,对外联络便利。
──土地肥沃,雨量充沛。
盛产小麦、豆类、棉花、油料等作物,优质牛肉享誉四方,唐河酥梨远近闻名,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棉、油基地县、全国秸杆养牛示范县和中国农科院确定的全国第一个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
──物华天宝,矿产丰富。
已探明有石油、石英、花岗石、石灰石、钾长石、荧石、水晶石等21种。其中石英石、石灰石、荧石、储量分别达2.2亿吨、3亿吨和35亿吨,石油约占河南油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群贤荟萃,文化灿烂。
昔有马武、樊宏、曲端、李坚等历史名流,近有冯友兰、冯景兰、冯沅君、李季、徐旭生等文化巨匠。古谢国城邑,是谢氏宗亲发祥地。建于县城的宋代泗洲塔,��时出���“古塔凌烟”的稀世奇观,与“莲花捧佛”等交相辉映,构成唐河“八景”。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唐河经济犹如巨龙腾飞,步入了一个健康高速发展的新时期。1999年全县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9.8亿元,占44.8%,第二产业16.3亿元,占36.8%,第 三产业8.1亿元占18.6%,全年财政收入完成1.8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85元。农村支柱产业初具规模。1999年全县黄牛饲养量达65.07万头,生猪饲养117.53万头,山绵羊饲养量达 81.30万头,肉类总产量9万吨;林果开发效果明显 唐酥梨累计种植15万亩,已挂果5万亩;全县瓜菜复种面积39.57万亩,产值8.03亿元。
工业生产逐步回升,1999年全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3.37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机械、纺织、化工建材、轻工、食品六大支柱为主的25个行业体系。其中汽车变速箱、草酸、水泥、棉纱、棉布、油脂品、饲料酿酒、地毯、长毛绒玩具已形成规模,销往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和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