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特色

家乡区县: 九江市修水县

(1)“红色”——修水是革命老区,是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的重要策源地之一,1927年9月9日打响“秋收起义”第一枪的地方,是设计、制作并率先升起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的地方,秋收起义时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及其所属第一、第四团和师直特务连的驻地。我县的红色旅游资源十分的丰富,全县有革命遗址、遗迹6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在被授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后,2004年又被评为江西省“百姓心中十大红色景点”之一;并且萧克将军曾亲笔题词“秋收起义在修水”。目前,秋收起义纪念馆已经征集、收藏了国家一级文物7件,二级文物12件,三级文物58件等大量的革命文物和文献资料。同时2005年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团部旧址又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我县红色旅游景点共有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山口会议旧址、福兴桥桥头会议遗址、台庄会议旧址、湘鄂赣省委省苏旧址、抱爱医院等八处红色景点和景区。

(2)“绿色”——修水自古有“山川深重,可供游览”,“大江以西山水之秀甲天下,洪州分宁县钟秀居多”之说。境内山川秀美,景色迷人。被称为“七百里修江第一山”的南山崖傍水而座,悬崖危立,古木参天,藤蔓披地,佳景天成,加上山中留有黄庭坚等权臣贤士众多的摩崖石刻,显示出其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雄伟博大的黄龙山,岩奇石怪,飞瀑如虹,古松虬屈,云蒸霞蔚,景色壮观,登临峰顶,三省界地双脚踏,鄱湖洞庭一望收。山下有佛教五家七宗之一的黄龙宗祖庭黄龙寺、鸣水瀑布、泰清温泉等自然人文景观堪称赣北一绝。县东南的五梅山为九岭山脉主峰,海拔1712米 ,是九江市管辖的九岭山脉最高峰,被称为赣北第一峰。该山是修水南面屏障,至今仍有万余亩原始次森林,被称为赣西北最后一块原始森林。五梅山山势起伏多变,岩壁峭立,有众多形态万千、雄奇险秀的自然景观和瀑布飞泉,较为著名的有“八仙下棋”、“泉神试法”、“关爷试剑”、“赵白成仙”。另外修水还有钟灵毓秀的东岭石林、鬼斧神工的清水崖和布甲溶洞、牵动游子情怀的抱子奇石、苍劲葱郁的千年古樟群村落杨梅渡、活化石红豆杉之乡油岭等自然景观

(3)“古色”——修水古号分宁,国史有上望之称。修水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活,县内上奉镇发现的“山背文化”遗址是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阶段典型遗址之一,距今约4300年历史。修水商封艾侯国,春秋为艾邑,汉建艾县,隋唐为建昌县、分宁县,民国3年改名修水县,因境内母亲河修河得名。

(4)“特色”——修水自古地沃物阜,《太平寰宇记》说分宁“豪富物产充之”。修水是全国著名茶乡。五代时双井茶即“制造极精”,宋代称“绝品”、“草茶第一”,欧阳修、苏轼、黄庭坚、叶梦得等人著作均有记载吟唱。闻名海内外的宁红茶,清光绪年间曾年出口30万箱,获外商“茶盖中华,价甲天下”奖匾。民国年间,宁红茶在香港海岸享有“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的盛誉。近年来修水茶叶更是发展迅猛,全县扩种茶园6万亩,茶叶品质也上了一个台阶。2006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上,修水选送的五个名茶产品获二金三银的好成绩。其中“宁红金毫”、“双井山谷草茶”获金奖。修水是江西最大的蚕桑基地县,共有桑园10万亩,出产的“宁红丝绢”自古闻名遐迩,现在更是开发出了丝绵被、丝绵毯、丝绵内衣、丝绵衬衫等众多丝制产品,远销国内外。修水还盛产药材、茶油、楠木工艺品、耐热陶瓷等地方特产。

winni(2014-05-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