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地方过春节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习俗,我们平山也有,下面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看看与你们家乡有什么不同。
贴门神:贴门神是春节期间的一种习俗活动,往往是在除夕这天贴对联的同时贴门神。门神用白纸活彩纸印刷而成,贴两张,一张上印秦叔宝,一张上印尉迟敬德,把这两员大将分别贴在大门的左右门扇上,也叫把门将军。意在驱邪降魔,保佑平平安安过好春节,吉祥如意
放烟花爆竹:烟花爆竹是我们国家的特产。放烟花爆竹可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爆竹有单响,二响(亦称二踢脚,二起炮),小炮窜起来叫鞭,一串称一挂,每挂上百响、上千响,上万响。县民放鞭炮风俗不知延续了多少千年。近年出现了一种环保型安全烟花爆竹(即喷花筒),只需要手拧动,筒内压缩空气瞬间产生强大动力,将五彩缤纷的彩色纸花、彩带、彩环、彩片、彩伞等释放物喷到高空,并配有声响,极其壮观。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家庭多燃放微型喷话筒,安全、有趣、无烟、无渣,没有污染。
烧香敬神:民间有烧香祭各路神祀的习俗。我国焚香习俗始于周代,升烟祭天,这种活动称“烟祀”,以烟祭神。汉武帝为求长生,见神就敬。之后香进入民间生活。佛教和道教发展后,两教都尚香,烧香活动普及。我县遂始有烧香祭神的活动。
挂红灯:红灯亦称宫灯、节灯,因红色而名。春节、元宵节,农家、商家或机关(含旧时的官府)门前、庭院都挂红灯。红灯是我国驰名一世的特殊工艺品。原为宫廷使用,后来民间也用它来照明。春节挂灯是为营造节日欢乐气氛,红火热闹。宫灯在造型上富于变化,有四方、六角、八角、圆柱、花篮、双鱼、葫芦形等。在制作上用雕木作骨架,或用雕漆镂铜作框架,镶以绢纱、玻璃,上面彩绘山水、人物、花鸟、鱼虫、戏剧故事图案等,各种各样,十分美观。
贴窗花:新春佳节时,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称窗花。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称其为“窗花”。窗花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喜气。
守岁:除夕守岁是一种古老的习俗,远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全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
压岁钱:春节拜年时,长辈将事先准备好的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年。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