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永陵

家乡区县: 北京房山区

      明永陵位于阳翠岭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明世宗朱厚熜,正德二年(1507年)八月十日生于兴王府,十六年(1521年)四月二十二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嘉靖。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十四日逝于乾清宫,享年60岁,谥“钦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次年三月十七日葬永陵。

一、历史介绍

      世宗在位45年,其为政为人有三个特点。一是喜怒无常,残酷严厉,内外结怨皆深。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二十一日,紫禁城内曾发生过一起宫女谋杀皇帝的事件。那天深夜,世宗正熟睡于曹端妃宫中,以杨金英为首的16名宫女密谋趁机把他勒死。其中一名宫女用布蒙住世宗的脸,另一宫女把绳索系在世宗的脖子上,大家一拥而上,将世宗按住,用力拉住绳套。可惜宫女们误把绳套挽成了死扣,不论怎么拉,绳索都不能收紧。这时宫外隐约有一些响动。宫女张金莲见事不成,偷偷向孝烈皇后告密。孝烈皇后闻讯起来,将宫女们拿下。可怜这些宫女,一个个被“凌迟处死,锉尸枭首,示众尽法”,家属也被逐一查出,依律处决。宁嫔王氏、端妃曹氏,均牵连案中,被处以极刑。这次宫变的直接原因,朝鲜《李朝实录·中宗实录》曾作如下评论:“盖以皇帝虽宠宫人,若有微过,少不容恕,辄加箠楚,因此殒命者多至二百余人。蓄怨积苦,发此凶谋。”可见,“宫婢之变”,实则是一次妇女们反抗黑暗,反抗压迫的斗争。同时,也是对封建帝王残酷暴戾的揭露。二是一意玄修,崇奉道教,无心理政。世宗在明代诸帝中,是最热衷于神仙方术的一个。嘉靖二年(1523年),世宗在暖阁太监崔文的引诱下,在乾清宫等处建醮祷祀。不过时仅一月,就在大学士杨廷和及言官们的劝谏下停止了。但没过几年,世宗就又堕入其术之中。方士、道士们利用世宗梦想长生不死和对灵瑞现象的迷信,屡行诈骗之术,对他百般愚弄。

      由于世宗信奉道教,那些平时和他在一起的道士们便一个个加官晋爵,成了红人。道士陶仲文竟官至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少傅、少保、礼部尚书、恭诚伯,兼之大学士俸,成为一身而兼三孤的显赫人物。世宗还赐他大量金银财物。当政的大臣们也纷纷迎合世宗的癖好,为建斋醮进献诗章,撰写青词。大量的祷祀活动,使宫廷费用有了很大增加。但斋醮并没有使世宗长生不死,也没有使他羽化登仙,最后终于在过多地服用丹药后病逝于乾清宫。

      三是忠奸不分,政治腐败。世宗刚刚即位时,大学士杨廷和总理朝政。他利用为世宗草拟即位诏书的机会,以世宗的名义,尽革武宗时留下的弊政,裁汰锦衣卫、内监局旗校工役10余万-雇人,减少漕粮153万余石。武宗的义子以及由奉迎恩幸得官的小人均被罢斥。朝野上下都称颂新天子圣明,杨廷和功高。但实际上世宗却是个忠奸不分,喜欢谗谄,不纳忠言的昏君。杨延和因敢于直言,在议礼问题上违忤了世宗的旨意,被迫于嘉靖三年(1524年)正月辞官。此后内阁大臣均在世宗面前唯唯诺诺,在政治上无所建树。特别是后来严嵩专权,使朝廷政治日趋腐败。

二、风水

       骆用卿在嘉靖年间以通晓风水术闻名,他来到天寿山后,外观山形,内察地脉,为世宗选择了橡子岭和十八道岭两处吉壤。随后,世宗就带领从臣和钦天监官员到骆用卿为他选定的两处吉壤察看。看后,觉得十八道岭风水最佳,决定在那里建陵。但还不放心,又派人到江西一带找来著名风水师杨筠松、曾文迪、廖三传的后人再次察看。最后十八道岭被确定为建陵地点。世宗嫌十八道岭山名不雅,下诏更名为“阳翠岭”。嘉靖十五(1636年)四月二十二申时,浩大的陵工开始了。世宗皇帝亲自主持了祭告长陵的典仪,武定侯郭勋、辅臣李时奉命总理山陵营建事宜。在这一天动工的还有其他七陵的修缮工程、长陵神道甃石以及石像生加护石台等工程。在营建过程中,世宗打算按照长陵的规制进行营建,却有不好把话说明,就虚情假意地对大臣们说:“陵寝之制,量仿长陵之规,必重加抑杀,绒衣瓦棺,联所常念之。”大臣们对世宗的话心领神会,送给世宗御览的陵寝设计图只比长陵规模略小,因此很快得到世宗同意。

krystal0823(2015-04-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