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观,位于赤城县城东南40公里的后城村滴水崖下,南距延庆35公里,距北京100公里。滴水崖又名碧落崖,通体是一块摩天巨石,丹崖碧顶,峭如刀削,崖头有一洞,名碧落洞,洞中终年滴水,隆冬不冻,滴水崖由此得名。 滴水崖石窟最早修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才完工,历时五年。朝阳观,并非一所道观之名,它是8窟10殿的总称。当曙色初启,大地朦胧,只有滴水崖独得一片朝阳,故庙群名朝阳观。朝阳观计有大雄宝殿、泰山殿、三官殿、三教殿、水母宫、文昌阁、三皇殿、三清殿、真武殿、观音殿以及长春洞、八卦亭。其特点是凿窟剔像,为像辟洞,以窟为殿,外饰飞檐。每窟高3米左右,深不足2米,面宽5—6米,雕像比真人高大。
大雄宝殿在庙窟群的东侧约百米处,石窟为一方形石洞,很宽大。洞口的东侧刻“关外名山”,西侧刻“壁立万仞”,正中刻“雄塞奇观”。庙群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孤峰。两峰间的峭壁上凿刻着8座洞宇,洞室相连,有栈道相通。最东为泰山殿,供奉碧霞元君等三位神灵。紧接着是三官殿,供奉着天官、地官、水官。出三官殿折向西,踏石阶而入三教殿,释迦牟尼、孔子和太上老君三尊神像端坐于内,西面高峰下是水母宫,宫门楣刻“滴水崖”三个大字。进入石门,壁上雕水母神像,下有一汪清泉,洞内后壁镶一石碑,上刻明朝御史汤兆京手书诗句。水母宫南侧向东的石壁上开凿出15米高的三层阁楼,下层为文昌阁,供奉着专司功名禄位的神文昌帝君。中间是三皇殿、祭祀着天皇、地皇、人皇,以图三皇治世,共保平安。上层是三清殿,供奉着元始、灵宝、道德三位天尊。三皇殿左侧过石门直抵真武殿,殿左有通道,上开天窗,曲折而行即到观音殿。文昌阁之南是长春洞。朝阳观前的缓坡上建有八卦亭,石栏内有一块褐色巨石,旁立一石幢,上刻明宣府巡抚汪道亨所书《镇星石记》,记载着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旧历九月初二巳时滴水崖发生地震的情况,为地震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朝阳观东500米处半崖上有千佛洞。洞深5米,面宽6米,高3.8米,正面刻三世佛(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代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石壁上整齐地排列着1008尊深浮雕式小佛,千佛洞地上有两个天然坑穴,用石击之,一个咚咚象鼓声,一个当当似钟鸣,被称为地鼓天钟。
朝阳观以其天赋的秀丽峰峦,鬼斧神工的石雕古刹,多少年来文人名士无不扼腕称奇,多所题咏。但后来屡遭破坏,满目疮痍。1993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观在逐渐恢复中。
大海陀自然保护区
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赤城县西南35公里处,距北京100公里,西连怀来,南邻延庆,主峰海陀山海拔2241米,是首都之北第二高峰,总面积11571公顷。这是一片未经开发的地区,峰高林密,山花烂漫并保存有完好的原始次生油松林。是北京周边地区最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该区域横亘于首都之北,成为抵御沙尘暴的绿色屏障。2003年6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第54号文件公布了大海陀自然保护区由省级晋升为国家级。
大海陀自然保护区属典型的北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在华北有代表性。其气候垂直带谱明显,植被也是垂直带分布,从山麓到山顶依次排列:海拔1500米以下为落叶、阔叶林带,海拔1500-1800米为针阔混交林带,海拔1800-2000米,为寒温带针叶林带,海拔2000米以上为亚高山灌木丛、草甸带。核心区林相保存完好,原始性很强,物种繁多,松桦连绵,植被覆盖率达到80%以上。维管束植物911种及变种,其中蕨类14种占全国27%;裸子植物3种,占全国30%;被子植物93种占全国31%。按单位面积区系种类(种/1000KM2)计算,全国平均为2.6,大海陀自然保护区为71.3,高达全国平均数据的27倍以上。用材林有59种,野菜、野果55种,中草药381种,《河北省中草药手册》中所列250多种药用植物,90%能在该区采到。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植物有核桃楸、黄檗、野大豆、刺五加、猕猴桃等。
动物方面,有鸟类145种及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的有17种。中日联合保护候鸟“协定”中所列227种鸟类,大海陀自然保护区就有43种。兽类有30种,两栖类、爬行类、鱼类、昆虫等已知有479种。
大海陀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很多。
长春沟塔群
长春沟在大海陀乡施家村南2.5公里处,分南北两条沟,北沟有宝山寺(已圮),南沟有胜海寺。胜海寺院已恢复旧观,金碧辉煌,甚为壮观。8座墓塔基本完好。宝山寺前的墓塔通高8米,塔基周围7. 2米,砖石结构,雕工精美,系明代建筑。胜海寺后山东坡上有3座同样大小的墓塔,呈三角分布,各相距7米,属喇嘛塔,风格不同于其它墓塔。塔高4. 2米,须弥座高0. 72米,上饰覆莲一层,仰莲两层,承托着高1.2米的瘦形覆钵,前面开拱龛,内嵌塔铭,光绪元年建。前二塔为同治十三年建,其相轮与众不同,七重相轮高1.7米,造型粗犷,顶部有厚0. 2米的半球形小宝盖。胜海寺东南50米处有一大塔,砖石结构,属亭阁密檐式,塔体雕有观音像,饰以鸣禽走兽,做工精细,塔高10米左右。再东南还有两座砖塔,皆系明代所建。
娘娘泉
娘娘泉,位于大海陀村西北1公里处,公路东侧的山脚下。原来泉水喷射3米多高,长年不断,隆冬不冻。赤城,延庆人常将泉水带回给产妇煮粥,可下奶。1958年兴修水利时,不慎动了石缝,泉水不再喷射,只从石缝中流出,日产水量279.8立方米。
黑龙潭瀑布
黑龙潭位于海陀山东侧的半山上,距石头堡村约5公里。抗日战争时,这里是平北军分区战地医院、兵工厂、被服厂所在地。地形极为隐蔽。一座凹形巨峰的山腰里就是黑龙潭。旱季,雨水少,水贴着山崖淌下,远望如丝如带;雨季,峰顶之水从天而降,离开崖壁,喷射而下,落入潭内,声如洪钟,甚是壮观。潭水充满后从缺口处流下来到另一岩坝形成一瀑,所以有二瀑三瀑之说。明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祈雨人在山嵖北侧刻石赞颂道:“巍巍云峰,仙境神能,飞瀑千尺,其若洪钟”。
原在黑龙潭外不远的北山脚下有一座黑龙潭庙。庙宇依山就势,前后两进院落,正殿5间,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香火甚旺。1940年6月平北军分区政治部主住段苏权和七团参谋长彭寿生率七团二营从平西挺进平北,在水峪口与佛峪口之间与敌人激战,30多名伤员在龙延怀联合县县长蔡平带领下,到黑龙潭庙隐蔽治疗。后来八路军的修械所、被服厂也都设在这里。1941年5月,该庙被敌人彻底烧毁。
朝阳洞
朝阳洞,又名南洞,位于雕鹗村南10公里处。洞在山腰,共有三个自然山洞,原有盘道24旋至洞口。洞口朝南,面对凤凰山,故名朝阳洞,洞内宽阔,建玉皇殿、三清殿、水母座、龙王宫。都是清朝道光、咸丰年间所建,洞深9米左右。洞的东南方有一砖塔,保存完好,形状如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塔建在数十米高的悬崖顶端,甚是壮观。
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革命战争年代,大海陀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曾是平北抗日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驻地,在那里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了不朽的业绩。
1939年11月,中共冀热察区委员会和挺进军军政委员会提出“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三位一体的战略任务,1940年6月平北军分区政治部成立,7月中共平北地委和专员公署同时成立,常驻大海陀区域内的南碾沟、纪宁堡、西坡、朱家沟、平地、蔡窑子一带。平北党政军领导人段苏权、陆平、钟辉琨、詹大南在这里指挥了反侵略战争。
1940年5月龙赤联合县抗日政府成立,驻地在雕鹗镇纪宁堡村。7月,龙延怀联合县成立,县党政领导机关常驻大海陀、阎家坪村,小北洼 有县长蔡平的办公洞。
1942年初,平北游击支队改编为晋察冀军区四十团,建团大会于1942年2月28日,在龙赤联合县第四区前孤山村召开。从此平北地区有了十团、四十团两支主力部队。本年,为 加强平北地区抗日工作的宣传发动和指导,冀热察区党委决定《挺进报》社迁住平北海陀山区,作为平北地委机关报。报社辗转驻小米家沟、石板沟、南台子、老庙地等村。1 949年报社又迁往纪宁堡村的自然村侯庄子亮棚沟的一个山洞里。山洞距地面10多米,上下洞靠攀绳,拥军模范赵顺负责每日送饭、送情报。报社人在洞内坚持办报不下山。
日寇在平北实行“三光”政策,推行“无住禁作”和 “人圈”,制造无人区。根据地天天有战斗,处处在流血。1942年,敌人共发动大小扫荡32次,村干部和抗日积极分子被杀害430余人,被捕1100余人,烧毁房屋25580余间,损失粮食181500公斤,掳杀牲畜2100余头。在解放战争中,平北根据地广大群众积极支援前线,参军参战,组织担架团、运输队、接待站、兵站、交通站,护理伤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赵顺拥军优抗的模范行为受到上级表彰,1945年3月,平北地委号召全区学习赵顺拥军拥政优待抗属的模范行为,开展“赵顺运动”。赵顺成为平北地区的双拥典型。在大海陀村东的巨石上镌刻着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的“平北抗日根据地纪念地”,原平北地委书记段苏权写的“大海陀”三个大字,也铭刻在巨石上。这里已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