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名人王粲

家乡区县: 湖北省襄州区

王粲(176年-217年),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曾祖龚、祖畅,皆为汉三公。父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粲少年时即为大文学家蔡邕所器重。博学多识,善属文,蔡邕见而奇之。尝宾客盈座,闻粲在门,倒屣迎。粲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座皆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荆州避难,依刘表十六年,建安十三年归附曹操。辟丞相椽,封关内侯。随操征战。十六年,迁军谋祭酒,始与丕、植诸子交游。十八年,拜侍中。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复之。棋者不信,以帕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较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也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建安二十二年春,道病卒,年四十一。在“七子”中,粲为其首。

王粲出身于东汉的上层官僚之家,曾祖王龚顺帝时官至太尉,祖父王畅灵帝时官 仲宣楼与王粲至司空,都曾位列三公。父亲王谦是大将军何进的长史。王粲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幕府名士。优越的家庭条件,加上本人的刻苦努力,终于使王粲成就了自己在文学上的不朽事业,写下了著名的《登楼赋》和《七哀诗》等作品。当时,有七位创作成就很高的人被称作“建安七子”,王粲不仅名列其中,而且是七子中成就较大的一个,与曹植并称“曹王”。梁朝大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赞誉王粲为“七子之冠冕”。同时,由于王粲的特殊经历和贡献,也使他成了中国古代幕府中的一名佼佼者。

forever瑞(2015-04-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