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被认为是微信电商爆发的元年。
这一年,腾讯官方提出了“微信智慧生活”的全新理念,提供全行业解决方案;
这一年,各品类卖家积极探索微信电商玩法。美妆、食品、服装品类玩法逐渐成熟,燕格格、良品铺子、绽放等微商脱颖而出;
这一年,微信基础服务提供商获得高速发展。微店、有赞、微盟、点点客等第三方用户数爆发式增长;微信正呈现出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
那么,对于个人而言,做微信的出路在哪?
一、功能开发
适合程序员出身的个人和有技术团队的公司。做微信功能开发需掌握PHP、Web前端技术、Javascript等技术。目前微商对h5类应用有较高需求,以新年的红包功能为例,开发微信公众号红包发送功能(可实现关注后发放红包、回复关键词发放红包)报价为3万元。
二、代运营
微信代运营分两个层级,一种是以代申请微信公众号、开通微店铺并提供店面装修服务的运营方,另外一种是提供落地解决方案的运营商。
第一种成长空间有限,就像网络营销不等于建站,微信营销更不等同于建微网站,传统企业投身微信抱有很强的“产出”期望,单纯为企业搭建一个手机端网站显然不够,经历过2000年初PC建站洗礼的传统老板不会再轻易买账。
第二种相较于第一种看似解决了企业的需求,但对运营方的能力要求过大。影响运营成败的因素除了营销能力,产品本身的定位、质量,外部竞争环境,双方的协同能力同样重要。毕竟,解决了营销不等同于解决全部。
三、代理产品
这里说的代理指的那些不具备产品管控能力的小代理。品牌方以销售返利的方式购买个人朋友圈。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买方的复购行为会跳过朋友圈直接从品牌方购买,本质是品牌方以一次利益分成换取永久的复购。
还有一种是类似传销通过发展下线谋利的代理。这种代理存在法律风险,且在过去的一年被唾弃厌恶,如果不想被好友屏蔽,放弃这种方式吧!
四、产品运营
以作者实际的从业经历而言,产品运营是终极模式。代运营做的是别人的东西,沉淀的也是别人的。另外,很难为每一个Case保障结果,看看那些做淘宝代运营的就知道了,赚的不是甲方的利益返点,赚的是月服务费,能赚一天是一天。
社会上好的产品不少,缺少的是发现,缺少的是资金支持,缺少的是运营能力。以作者本人为例,在2014年底创立了礼部十郎,主打节日礼品市场,新年在微信推送一款定制围巾,可刺绣祝福语、图案、二维码,168元的定价卖了62条。
总结;功能开发适合团队和技术出身的个人;代运营存在结果不确定性的风险;代理产品不是长远之道;产品运营对于个人是终极模式。
选好一个好商品直接决定了运营的成败,建议从食品、美妆、服装品类中选择一款单品。深耕一个行业,做精一个产品,借助微信做强关系营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