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江西省修水县的东大门,面积98平方公里,镇区人口3.5万人。该镇原名为“三都”, 三都之名始于唐德宗贞元16年(公元800年),其时建分宁县辖八乡,其中泰乡分十都,三都即为泰乡第三都。解放初名为黎明合作社,1958年更名为太阳升人民公社,从此,三都这块古老的地方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太阳升。值得一提的是,太阳升人民公社是修水乃至整个江南地区成立的第一个人民公社,因此被誉为“江南第一社”,1984年改为太阳升乡,1992年设立太阳升镇,1995年由太阳升镇更名为三都镇。为更好地提高该镇的知名度、提升和激励广大干部和群众发展的热情,重塑修水“东大门”形象,2008年6月,三都镇通过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太阳升镇”。
太阳升镇田沃物阜,自古因盛产粮食水产品和畜禽而成为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农业已形成蚕桑、畜禽、粮食三大支柱产业。尤其是蚕桑,现有桑园面积10017亩,蚕农4018户,年产茧2万多担,为民创收2000万元,成为名符其实的“江南蚕桑第一镇”。目前全镇生猪饲养量达2.8万头,家禽饲养18万羽,山羊饲养1.5万头,全镇养殖大户110户,养殖业收入2380万元,人平均1080元,占总人平均收入40%。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成立了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有收割机31台,耕种机120台,手扶拖拉机70台,全镇机械化率达80%以上。现有工商企业达800余户,涉及建材、加工、陶瓷、运输、商贸等行业,全年工业总产值达13580万元。其中昌盛耐热瓷制品有限公司产品远销东南亚。现已建有“杨梅山”和“太阳升”两个工业项目,2008年投资1.35亿元的外商独资电站三都水电站和投资3000万元的蚕茧交易中心正在建设之中。建成后的三都水电站将为修水县年提供发电4967万千瓦,同时可解决太阳升镇2950余亩的农田水利灌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