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名著与龙虎山

家乡区县: 江西省贵溪市

  中国古代著名长篇小说几乎都受到道教的影响,都或多或少与道教有关。
《三国演义》中便塑造了不少道教人物,如太平道的领袖张角、五斗米教的领袖张鲁等。至于诸葛亮、司马徽等人是属于具有道教色彩的隐士。诸葛亮能未卜先知、神机妙算、呼风唤雨,道士味极浓。
 水浒传》将道教神仙置于崇高的地位。在书中起重要作用的是道教的九天玄女。“玄”是深奥神妙的意思。《老子》中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女即是神女。玄女生活在九重天之里,故又称九天玄女。《水浒传》中梁山首领宋江夜梦九天玄女,玄女亲授天书给宋江,并说:“此三卷天书,可以善观熟视,只可与天机星同观,其他皆不可见。功成之后,便可焚之,勿留在世。”此外,还有张天师、公孙胜及其师傅罗真人等,他们都能腾云驾雾、作法除妖等道术,而“替天行道”的旗号,实际上也是要实现道教的理想。
 《西游记》中记载了哪吒的师傅大乙真人,就是道士。孙悟空西天取经途中,遇到危难之事,就到天庭请张(天师)、葛(洪)、许(逊)、邱(处机)四大天师下凡协助除妖。
 《说岳全传》中的道士鲍方,是牛皋半途出家的师傅。他能未卜先知,“有一手呼风唤雨之能,撒豆成兵之术”。他将牛皋收为徒弟,赠之以“穿云箭”、“破浪履”,以此制服了“天上水兽下凡”的杨幺,并送了两颗万应灵丹以救岳飞等人性命。此外,书中还写了道教最高尊神玉皇大帝、陈抟老道、道士施岑等人。
 《封神演义》更是借武王伐纣为背景,演说三教封神的故事。书中道教人物很多,如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大乙真人、灵宝大师、广法天尊、普贤真等,都是法力很大的道教人物。
 《红楼梦》更是与道教密不可分。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的“好了歌”,是个跛足道人唱的,又由刚悟道的甄士隐作注解,内容中念道神,无疑是道教的内容。跛足道人用“好了歌”点化甄士隐,度他出世,这是道教的典型做法。其歌词为:“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此歌给世俗追求功名利禄、娇妻儿孙者泼了一盆凉水,浇得人心灰意冷,然后决意了结俗尘之事,出家为道,修真成仙,以获永生。
 《红楼梦》第六十六回写柳湘莲遭尤三姐自刎之变故,顿觉生趣了无,路遇一跏脚道士,便问:“此系何方?仙师仙名法号?”道士说道着回答:“连我也不知此系何方,我系何人,不过暂来歇足而已。”柳湘莲听了,不觉冷然如寒冰侵骨,拿出那把雄剑,将万根烦恼发丝一挥而尽,便随那道士不知去往何处了。道士用几句冷言打破迷关,度柳湘莲出家,意在说明,人生如过客、尘世只能暂时歇歇脚,无安身之处,人的最终根本是出家修道,从这可以看出道教对作者曹雪芹的深刻影响。
 受道教神仙思想影响而创作的作品,表明中国古代道教深入社会生活之中。道教强调我命在我不在天,其生存观是以生为乐、以长生益身为大乐、以修真成仙为极乐,这一点正好吻合了人们生存欲求,正好与佛教以生为苦、以死为解脱相反。所以,自唐代以来,很多文人士大夫都信奉道教。道教的神仙境界和意象,让历代文人创作出瑰丽、神奇色彩的文学作品,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特色。
 龙虎山境内山清水秀,泸溪河源远流长,清澈见底。道祖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说水如大道,圣人如水,重在无为,贵在不争!不争名,不争利,不争强好胜。水随方则方,随圆则圆,甘处卑下,甘守低凹之处,效水而行,从善如流,乃修身第一要务。
 水以柔克刚,滴水穿石,顺其自然,处理事务时,要像水一样,润物无声;胸怀宽广,犹如大海,海纳百川。

wuhongxia(2015-04-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