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西部强市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埋头苦干,开拓创新,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咸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总量快速扩张,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上升。本报与市统计局联合推出《60年光辉历程》专栏,陆续展示60年来的发展变化,为共和国60华诞献礼。
2008年,我市生产总值(GDP)达764.6亿元,居全省第三位,是1949年的715倍,经济总量翻了9番多,是1978年的78倍。
GDP年均增长8.9%,其中,1949-1978年平均增长5.8%,1978-2008年的改革开放30年平均增速达到12%,高于同期全国2.2、全省1.6个百分点。西部大开发近10年平均增长12.5%,仅低于九十年代14.6%的平均增速,成为咸阳历史上第二个发展最快的重要时期。1961年经济增速为历史低点,下降15.8%,1993年经济增速达到20.7%的历史峰值。200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49、377、239亿元,是1949年的160倍、4707倍和3983倍。全市人均GDP由1949年的66元增加到1978年的282元直至2008年的15286元,增长了230倍。200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6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1亿元,是1949年的1061倍,是1978年的13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由1978年的2.5亿元增加到733.7亿元,增长了292倍。2008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0.4亿美元,分别是1989年的148倍和16倍。我们的家底更加殷实,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记者 蒋增科 李宏 实习生 陈旭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