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美食——小吃

家乡区县: 庆阳市正宁县

     1.搅团 用荞面、玉米面或麦面,倒入开水锅中,以擀面杖搅之成团,舀出放置案上冷却,佐以荤、素汤食之。或用辣子、蒜泥、醋等调成佐料汤蘸食。

     2.凉粉 用水将上等荞麦珍子泡软,擦轧加水取渣淀粉,再加水成浆,入锅边烧火边搅拌,熟时为膏状,摊于案上或注入盆中冷却即成。食时切或搂成细条,加油泼辣子、蒜泥、芥辣、妙韭菜、盐、醋等调料食用,清凉沁心,醒脾明日,消暑败火。也可晒制凉粉干,与肉同炒,其味亦长。用豆粉、洋芋粉也可制做凉粉;凉粉做成后,乘热用漏勺漏入冷水盆,制成小鱼状,俗称“凉粉鱼”,可加汤食之,爽口味长。 

     3.酿皮 也叫玉面,以西峰、庆阳、宁县酿皮为最好。麦面洗取筋,留淀粉糊,用铁皮箩置开水锅内蒸熟,切成条状,加盐、醋、油泼辣子、蒜泥以及芥辣子水,拌匀凉食,薄软柔韧,酸辣清凉,味美可口,是陇东民间四季皆宜,老少爱吃的传统风味素食.

     4.糖角角 用发面包入黑糖、大油、青红丝、核桃仁.油炸熟食用,味香甜。

     5.馓子 以糯米粉和麦面,加入矾、盐少许,做成环钏形,油炸食,香脆可口,为供品之一。

     6.油糕 取白细面发酵和好,枣末、黑糖作馅,包成小圆球压扁,人油锅炸熟即可食。旧时,本区油糕上品出于宁县新庄镇,有“王百万油糕”,皮酥甜脆,不腻不淡,而火色尤佳.

     7.油炸果子 用蛋清、大油、细面等揉和一起,捏成佛手、三角、耳骰等多种式样,着以姜黄,点染着色.油炸而成,色亮酥脆。

     8.芽面包子 将芽麦磨成面粉,用开水烫后做馅,蒸成包子,甜粘可口。

     9.炒面 炒面有小麦、豆类、杂粮等几种。独环县燕麦炒面质细味佳,存放经久。做法是将燕麦炒熟加食盐、麻子和茴香等调料,磨成细面即可。用开水、蜂蜜或柿子搅拌匀即食, 味道更佳。

    10.豌豆面撒饭 将豌豆炒熟,去皮,加调料磨粉,撒人米汤或稀饭片中,做成豆面糊粥,调以油炝葱花;一家做汤,邻院皆闻豆香;冬夏皆宜,食后耐饥、耐渴。

    11.麻浮 将麻子磨细过滤取渣,置锅中加水煎熬,麻仁浮于水面成块状,捞出配以佐料,可以炒菜,或做包子馅。

    12.黄儿 也叫发糕。用玉米、糜子等面发酵后蒸成糕,金黄、酥甜,色香俱佳。

    13.燕麦面柔柔 先将燕麦人开水锅,猛煮三成熟,出锅凉干,磨成面,用水拌成薄饼蒸熟。出笼后稍凉,切成薄片或细条,精细柔软,类似玉面,凉拌或油炸食用。

     14.米面铜锤 将黄米浸泡炒干磨成面.发酵后蒸成馒头,早黄形圆,酷似“铜锤”,顶部裂十字纹状,松软香甜。

     15.烙馍 区内烙馍的品种较多。用麦粉发酵,加调料,温火烙制。有厚至1寸,大同锅底的称为“锅盔”;有碗口大小的称为“干粮”;有形似炉齿子的叫“炉齿子”,圆长形称为“狗舌头”等。烙馍保存时间长,酥脆适口,也用于上路带食。

     16.煎饼 是民间传统膳食,多用来招待亲朋好友。将磨好的荞面调成糊状,选用平底锅刷油,温火摊制。薄如宣纸,色亮质柔,再夹炒 菜、油辣子、蒜泥等佐料,卷成筒状晶食。

     17.炉食 用熟面粉,黑、白糖加熟油拌匀,置模子内,制成带花纹方、圆等形,再上鏊锅煨炀上色。酥甜可口,可存放半月,赠礼上宴席。

     18.豆腐花与豆腐脑 将黄豆瓣取皮泡软磨成浆,人锅加温.待开点人囟水或石膏水,点入放石膏者为豆腐脑。形似炖鸡蛋,调入各种调料,酸辣/帧口,营养价值高,老幼皆喜食。

     19.醪槽 将小麦或糯米煮熟放少许酒曲发酵.闻有浓烈酒香味时即成。食用时加水烧开,甜酸可口;再加黄酒、鸡蛋、白糖则味道更美。

     20.猪灌肠 将猪血、荞面加葱花调和成糊状,灌入洗净的猪肠,内蒸熟,多以炒食。农家过年杀猪时多做灌肠,井馈赠亲友。

     21.捣饨 用猪羊血加盐少许,用擀杖搅数分钟,再和小麦面粉、温水.待凝结后分块煮熟;食用时加油、精菜、调料等爆炒即成,亦可烩汤泡馍食用。

     22.猪火腿 将鲜猪腿肉摸上细盐,待盐被肉内水分溶解后.稍蒸亮晒。亮晒3月前后,用熟清油涂拌一遍,使肉变成红色,再挂起.即成火腿。可保存三四年而不腐,味美色香.

     23.羊肉泡馍 将熟羊肉切成薄片,肉汤烧开后浇上,佐以味精、姜粉、香菜或葱末,将烙熟的锅盔泡人汤内食用,或肉、汤炒成后将烙馍撕片人汤,也有将死面饼子泡人经烹煮后再食用的。肉烂汤浓,味道鲜美,为区内传统名吃。

     24.烧鸡 将熟白条鸡,炖入久存的鸡囟汤中,加调料,炖熟后捞出,表皮涂抹鸡油,色泽鲜亮,形体完整,味鲜肉嫩。

     25.荷包鸡蛋 一是将鸡蛋打破,园圃煮人开水锅中,连汤带蛋饮食,多孝敬老人;二是做好荤汤或素汤,打人囫囵鸡蛋,为待客食品。

     26.豆食 将黄豆煮至烂熟,置热炕上发酵,表面长出菌体后加入香粉、辣椒面、盐等佐料拌匀,捏成球状,晒干即成,可久贮。食时用油炒,亦可配菜炒食。

     27.暖锅子 将预先做好的丸子、酥肉、粉条、豆腐、蔬菜盛人铜或砂火锅内,上盖肉片,浇以专制汤料或加鸡汤;在火锅蕊煨炭火。炖煎后再根据口味加入适量调料。味美可口。每逢年节,家人团聚,围在一起,吃着滚煎的暖锅,别有一番情趣。

     28.酸菜 将洗净白菜用开水烫后,捏尽水汁放到缸里,3天后,灌熬制的调料或萝卜水(以水淹住为宜),压实盖严,发酵即可食用。萝卜叶亦可淹酸菜.

     29.三大王莱 深秋时节,以萝卜、青辣椒及葱合调的凉菜,习称“三大王”菜。三样青菜切为田丝,调以盐、醋,或加入熟清油拌合,青翠分明,三辣同烈,脆嫩清香,使人吸嘘下汗而愈辣愈食,几不自禁。

     30.糖酱 用蜂蜜加清油、水,在锅内经文火熬炼成膏状,煮大肉时抹于肉皮,炒肉加入,肉色香味俱佳。

     31.浆水 把面汤盛人缸内,人少许浆水脚,使其自然发酵,每天加入面汤,淡酸清凉,有香味,可以调饭菜、炒汤。夏季食用,可消暑解渴防疫。

     32.米醋 把黑豆、高梁、糜糁子倒进锅内煮熟,稍凉后,加炒麸皮和醋抛,合匀人缸盖严,保持一定温度,使其发酸。若需用量大,还可再加煮熟的黄米、豆类、麸皮等,移置大容器中继续发酵,待浓酸喷香,加水过滤,即可得清香的食醋.旧时,农家大都制做,且以食米醋为主,现制做者较少,仅限边远山区。

     33.黑豆茶 将黑豆炒熟,开水中放人少许,即为茶,为夏季农家自制饮料之一,清凉解渴,开胃消胀.

     34.黄酒 用酒谷米,加酒曲酿制而成,是区内传统酿酒方法。民间逢年过节,农家多饮.黄酒清澈亮黄,醇厚甘美,优者遇火即燃。较之白酒性慢,有舒筋活血,强骨健身之功,可作中药引,亦可作烹调肴馔的好料酒。过量即醉,且比其它白酒醉后醒得慢。

北方(2014-05-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