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亭子镇三位一体联村队员邹贵林抗旱救灾纪实

家乡区县: 湖南省祁东县

入夏以来,如火骄阳炙烤着祁东大地,连续50多天不降雨,石亭子遭遇了五十年难遇的特大旱灾,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在石亭子镇党委、政府和县“三位一体”驻高桥村联村工作组指导下,邹贵林同志作为驻村干部以县“三位一体”联村工作为契机,帮助群众、服务群众开展抗旱,千方百计地保障缺水群众人畜饮水,确保该村农民生活、农村生产长期免受影响。邹贵林同志在抗旱救灾工作中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充分体现了一个党员干部在危难时刻敢于担责、勇于奉献的先锋模范作用。爬山涉水察旱情

  高桥村地处祁东县与祁阳县文富市交界处,地形复杂,由于长期没有得到国家电网农电改造,借用邻村的变压器功率低、负荷重,严重影响了日常照明及其他生活,更谈不上支持农田灌溉。面对当时日益严峻的旱灾,7月2日至8月3日期间,邹贵林同志与联村干部、村支“两委”干部利用每个星期的双休日从县城机关赶到该村顶着烈日、冒着野外近40℃的高温,浑身湿透地逐组、逐户察看、调研旱情信息。察看水田650亩,旱地、荒山250亩,走访群众117户530余人。掌握了该村旱情“第一手材料”:水田、旱地重旱200余亩、绝收300余亩,群众442人及牲畜饮水困难。

不辞劳苦跑部门

  雷公岭电灌站,由衡阳市财政局出资30万元筹建,坐落在高桥、治塘、石堰等3个村交界处,泵机总容量为30KW、变压器容量为100KW、扬程为35M,灌溉面积为1000余亩,涉及2500余人饮水和照明。当时,在县政府、市财政局、石亭子镇政府、县“三位一体”驻高桥村联村工作队及该村村支“两委”共同努力,电灌站大坝、厂房、高低压电杆、输电线都已经建(架)设完成。万事俱备,只欠安装变压器这个“东风”。于是,调研工作完成后,邹贵林同志急群众之所急,8月4日与大家商量后在高桥村连夜加班分别撰写了《关于落实安装变压器的请示》、《关于立即落实农网改造及安装变压器的请示》。8月5日早上5点钟起床赶回县城上班。8月8日-12日与工作组、村干部电话联系定稿后,他一个人马不停蹄地跑县人民政府、县电力局、县水务局等部门。8月13日,又带领高桥村支书邹月生、村主任邓裕龙跑政府、电力局。“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雷公岭电灌站的变压器已经列入国家电网农电改造计划,成功安装变压器和妥善解决该村生产、生活用电的问题指日可待。

进村入户调纠纷

  电灌站大坝、厂房、泵机等基本设施建(装)好了,,高低压电杆的埋设却又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因为埋设要占用耕地(包括水田、旱地)等,就涉及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问题。有些农民提出每根电杆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200元,另外有些提出至少300元、400元,甚至有个别受损农户扬言:“达不到我要价,别从我田里过”!为了不让这个惠及广大居民的工程烂在电杆埋设问题上,邹贵林与其他联村干部和村干部一起与受损害的农户逐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方法交心通气,在烈日、高温下,大家走访受损农户87户人次共6天时间。“真情所至,金石为开”,终于,每根电杆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200元的标准得到了所有受损农户的一致支持和理解,目前,高低压电杆、输电线顺利埋(架)设完成。(石亭子镇 政府 邓泽辉 )

李玉珍(2014-05-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