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天心阁

家乡区县: 湖南省天心区

天心阁 编辑词条

天心阁位于湖南省会长沙市中心,是以天心古阁和古城墙为主要景点的历史名胜,自明代以来,天心阁被视为古城长沙的标志,素有“潇湘古阁,秦汉名城”之美誉。天心阁历朝历代为官民所重,不同时期均有修葺。明末时阁楼为一层,清乾隆年间修建为两层,嘉庆年间加建为三层,至民国初期(1924年),当局将年久失修的天心阁全面修缮。

天心阁为长沙重要名胜,也是长沙仅存的古城标志。位于长沙市中心东南角、城南路与天心路交会之处的古城墙内。

楼阁三层,建筑面积846平方米,碧瓦飞檐,朱梁画栋,阁与古城墙及天心公园其它建筑巧妙融为一体。基址占着城区最高地势,加之坐落在30多米高的城垣之上,近有妙高峰为伴,远望岳麓山为屏,更显挺峭、峻美。天心阁为
全城最高处。登上天心阁,长沙城全景一览无余,远望湘江,真有“极目楚天舒”的心旷神怡之感。

楼阁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乾隆时期,1938年毁于“文夕大火”,1983年再修。再修后的楼阁既保持了主阁的原貌,又参照古岳阳楼,增建了两座二层的辅阁,象鹏鸟的主体和两翼。三阁以通廊相连接,浑为一体,使矗立于32米高的锥垛之上的古阁,更加壮观。阁楼高17.5米,用60根木柱支撑,主辅阁饰以用花岗石和其他高级石料雕凿的狮子、葫芦头、梅、竹、芙蓉、车、马、龙等。檐上32个高啄鳌头,32只凤马铜铃和10条吻龙,也都古色古香,造型别致。

今日天心阁,已成为城南的一座新型公园。内有摄影、饮食、茶点、副食和工艺品等旅游服务设施。园内堆砌有假山、凉亭、鱼池,园内树木繁茂,花草众多。每天有很多人到此练功、读书、游览、品茗。

天心阁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

地理位置折叠
天心阁市中心东南角,具体位置为湖南省长沙天心区天心路3号。

​自然气候折叠
长沙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使长沙一带乃至整个湘中的气候都较为特殊。影响长沙气候的原因主要有3个:一是长沙位于我国东南部,属世界著名的季风气候区,由于受季风影响,季节变化很明显,冬冷夏热;二是长沙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梯级,距海较远,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因此冬冷夏热的大陆性气候特征较明显;三是长沙所处的湘中地区,由于地质时代的升降运动,造成南高北低的地势,特别是其南有五岭,东有幕阜山,西有雪峰山,北为洞庭湖区,使其地形为一向北开口的马蹄形,阻隔了东、南海洋季风的调节,使冬寒夏炎的特征尤为显著。 长沙地区气候的特点是: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春秋短促,冬夏绵长,充分体现了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的共同特点。

古城墙 折叠

据东汉应劭所著《汉官仪》记载,长沙的城池始建于战国时期。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秦朝番阳令吴芮因率越人助刘灭秦有功,被汉高祖刘邦封为长沙王, 并封立长沙国。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湘水”篇中说:“汉高祖五年以封吴芮为长沙王,是城即芮筑也”。由此可见,长沙较大土城墙早在2200余年之前 就已存在。

古炮与太平天国的故事 折叠

天心阁的始创源于文化,而非军事,但每当长沙遇到外敌来犯,它便成为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由于天心阁具有十分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有利充当瞭望哨、信号台、前线指挥部和战斗营垒,历史上许多发生在长沙的战争就证明了这一点。自明清以来,此地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这是因为天心阁地处古代长沙城内最高位置,登高纵 目,一览无遗,且其地势险峻,居高扼守,制控全城。

位于长沙

 

WZW(2015-04-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