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安乡欢迎您

家乡区县: 湖南省安乡县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响亮地提出了建设“畅通安乡、创业安乡、宜居安乡、幸福安乡”的发展战略,绘制了“水润安乡、洞庭明珠”的美好蓝图。在2014年8月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再次吹响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进军号角,实践证明,这次会议对于安乡思想大解放、形成大合力、推动大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11亿元,县级财政总收入比上年增长1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增长了13.9个百分点,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实现倍增,安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前景看好、富有生机。

安乡区位独特,是湘西北立体交通节点县。加速推进畅通安乡建设,科学规划构建“省内座北向南、省外座西向东”的交通大格局,着力打造更通畅、更安全、更便捷、更经济、更和谐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树立“设施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的交通运输新形象,力争到2018年,全面实现汽车渡口桥梁化、公路网络化、路面高级化、管理规范化,打通断头路、消灭病危桥、畅通“八大”出入口,构建“五纵五横”的交通路网,打造湘北立体交通节点县,实现五垸相连、八县相通,形成县内半小时、市内1小时、省城2小时快速交通圈,全面连接“武新欧”交通走廊,使安乡真正成为贯通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的枢纽站、水运港。

随着交通会战的深入推进,安乡洞庭湖“孤岛”困境逐步破解,区位优势日益显现。安乡融入了高速公路大循环,常岳高速横贯县境东西,与城市主干道——安乡大道互通,距长沙市仅2个半小时车程。经常岳高速往东可上京珠高速,往西可入长常高速。安慈高速横贯安乡南北,与县鲸港园区幸福大道互通,2017年将全线通车。石龟山大桥、陆家渡大桥、大杨树大桥、官垱大桥凌空飞架,G353、安慈高速、长岭洲千吨级深水码头即将动工,规划建设中的长岳九铁路穿境而过,连接九江,安石高速连接武汉,临津安铁路、荆常城际铁路贯穿全境,长岭洲千吨级深水码头与物流中心建设已经启动,安乡通江达海成为现实,即将全面对接融入长江经济带。

安乡市场公平,是干事创业的福地。加速推进创业安乡建设,坚持“全民发动、非禁即入、政策引导、兴办实体”原则,大力培育创业主体,拓宽创业领域,优化创业环境,推进创业活动,努力开创“干部干事业、百姓创家业、能人办企业、企业兴大业”的良好局面,全面形成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的创业新常态。力争到2017年,培育1个利税过亿元的企业,打造10个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实现全县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4000元。

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出路”工程,致力于打造全市“政策最优、服务最好、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发展环境。开展了“重温乡情、寻求发展”主题招商活动,承诺为投资者提供限时办结、全程代办、并联审批、容缺受理等服务,县内所有审批推行“一周办结制”,县外所有审批推行“一个月工作法” (“一周办结制”:凡工业项目一经签约,项目用地报批手续必须在一周内办结,再呈送省里审批;凡工业项目一经启动,所有报建手续必须在一周内办结。“一月工作法”:凡工业项目自县里与其正式签约到为其腾地动工,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让所有来安乡投资的人士都能享受最贴心的服务、最全面的保障、最舒适的环境。目前,全县有规模工业企业50家,其中省级工业集中区有32家,初步形成了机械、造纸、制药、食品、纺织等产业雏形。从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经济环境出发,建立和推行公共资源交易“三个一律”、工程建设“三要素”和项目实施“三项规定”(“三个一律”:土地一律招拍挂、工程一律招投标、资金一律随事走。“三要素”:竞标单位必须是符合资质的报名单位;施工单位必须是中标单位;建立保证金制度,一旦发现非中标单位施工,一律清场,保证金不退。“三项规定”:公共资源一律要按市场规则交易;项目建设必须要按程序、依法规推进;城镇、园区规划设计都要经过规划委员会或政府常务会审定),规则意识、法治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实施园区向河西战略转移,完成鲸港园区十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园区“小井字”道路骨架正在形成,“大井字”发展格局逐步拉开。

安乡环境优美,是安居、康居、乐居的宜居城市。加速推进宜居安乡建设,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良好的生态环境,良好的政府服务,良好的社会秩序”为主线,坚持城乡统筹,努力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协调的美好环境,让居民享有清洁的生产生活环境、较完善的社会服务、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把我县建成为安居、康居、乐居的具有湖乡特色的美好家园。力争到2018年,县城区通过全国文明城市考核验收,40%以上的行政村通过美丽乡村绩效考核。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一河两岸” 规划、建设、管理“三个同步”,城市建设与提质统筹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安乡大道与孟家洲哑河同步开发相呼应,将构成路河相间、刚柔相济的新城景观体系,一座深柳新城正破茧而出;“三改四化”深入推进,“地下”与“地上”工程同步建设,收到了“修一条路,亮一片街,活半边城”的效果;成立了经建投、城建投、交建投三大投融资公司,城市建设与经营逐步迈向市场化。集中力量开展城管创建工作,建立社区、职能部门、包保单位联创共管工作模式和新的垃圾收运体系,改变了多年来城区街道“脏乱差”的面貌;建立了“分类减量、按量收费,有奖回收、逐户消化”的垃圾处理“安乡模式”,城乡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整治,受到了“红网”“潇湘晨报”“钟山说事”等省主流媒体深度报导与推介。

Rosa(2015-04-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