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是中医药的发样地之一,从轩辕黄帝在禹修炼以草为药开始,禹州就与中医药有着割舍不断的渊源,尤其是孙思邈来禹州后,犹如花木逢春,绽放了中医药之奇葩。他是我国历史上经常深入民间,向民众与同行虚心请教,收集校验秘方的医生;也是第一个倡导建立妇科儿科的人;他第一个提出“防重于治”的医疗思想,第一个完整论述医德的人。
又是第一个系统、全面、具体论述药物种植、采集,收藏方法。编撰了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孙思邈对中华医药学做出了重大贡献。禹州成就了一代药王,药主又成就和促进了“禹州药会”兴盛,奠定了禹州在中医药界不可动摇地“药都”地位。
孙思邈,京兆华原(陕西耀县)人,生于公元581年(隋文帝开皇元年)。卒于公元682年(唐高宗永淳元年)隋末唐初医学家,中年以后长期在河南阳翟(今禹州)采药行医,著书立说,取得了中医药研究的巨大成就。使最先受益的禹州人体会到了医药价值,认识到了医药与健康密不可分,行医做药利已益人,济世教民的道理。自唐宋始,禹州已有店、铺、堂、馆等各类医馆、药庄遍布街市,亦开始小面积种植药材,到明代种植药材已形成区域化。
从明太祖朱元璋诏令药商云集禹州建立全国性中药材集散地,到清乾隆时期形成春、秋、冬三季定期药材交易会,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以致“内而全国二十二省,外越西洋、南洋,东及高丽,北际库伦,皆舟车节转而至”。药材市场的形成,促使了医学的发展。明清之际禹州涌现出3名太医和14位名医。历经四百余年时间,禹州已从区域医药发展到世界范围的交流与融汇。
我是周晓娜,我正在参加网络营销能力秀的比赛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yuguan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10957172.html
来源:周晓娜新浪微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