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官话

家乡区县: 重庆长寿区

      西南官话,又称为西南方言,是流行于中国西南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等地以及邻近的湖南西部、湖北大部、河南信阳、陕西南部、缅甸果敢的主要语言,在老挝、越南等地也有部分华人使用。西南官话在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具有官方地位,是仅有的3个具有官方地位的汉语分支之一。此外东南地区的军话有时也被视为西南官话的一支。

     

商周秦汉时期,洞庭湖还属于原始汉语与藏缅语、苗瑶语、融合而形成的楚语,永嘉乱后,迁入湖北的秦雍流人(陕西甘肃以及山西一部分)有6万,出现了西南官话的最初雏形。安史之乱后,十倍于土著的北方移民入洞庭湖北部西部,甘肃方言冲击、涵化并最终取代了当地的楚语,奠定了西南官话的基础。先秦时期,四川省操藏缅语组的巴、蜀语。前316年秦灭巴蜀并移民,巴蜀官方开始操中原官话秦语,汉朝又有甘肃人移民四川,诸葛亮亦曾组织向四川移民。永嘉乱、唐末乱、靖康乱时,甘肃百姓纷纷迁入四川。元朝时期,四川省已经形成巴蜀语与秦语融合的梁益方言。由于元灭南宋、元末的战乱和自然灾害,四川人口剧减。元末随明玉珍入川的移民来自湖北,明初入川的移民也以湖北人为主,这些湖北移民(今四川人称老户、土著)以江淮区的麻城为主,麻城人又大多原籍江西。以基础西南官话为主干,吸收赣语、梁益方言混合而明代四川方言。明末清初,四川人口再次惨重损失,结果再度引发了湖广(特别是湖北)填四川,明代四川方言与湖北话融合成今天的西南官话四川话。明初,以卫所军屯方式对云贵大量移民江淮人士,及至清朝云贵接受的移民主要来自四川、重庆、湖南、江西,所以云贵西南官话亦受江淮官话、赣语很大影响。反之亦然,在地处鄂北豫南皖西的大别山区,西南官话也同样影响着江淮官话,同时杂糅了两种官话的特征,使得当地方言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

从人类迁徙的DNA路线图可以了解到。商周之前在人类刚刚进入东亚是在距今1万年前的冰川世纪即将结束时,陆地冰原开始融化,一支黄色人沿着云贵高原西侧向北跋涉,最终到达黄河中上游的盆地和河套地区。他们被称之为先羌,也就是汉族与藏族人的共同祖先:华人。华人最终成为中国最主要的人群,成为汉族的主要来源,故华人使用的北方话成为现在中国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而西南官话区域恰好完整的位于当年华人数千公里北上迁移途中路线之中,这是西南官话能够在自云贵向北,南北数千公里上语音语调基本保持一致性的人类文化和遗传基础。这也是为什么西南官话是最接近北方话的一种语言的原因。

斗牛士伊斯科(2015-04-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