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荥阳 浩气汤汤
来源网站:中原网 写郑州 更新时间:2014.01.28 点击次数:65次
因为出生在荥阳
骨子里便烙上了深深的荥阳印记——
拨拉开尘封的历史
故乡荥阳从远古向我们走来
织机洞演绎了伏羲女娲的美丽传说
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繁衍不息的历史
您让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
古老的中国原来驻足这里
您让那些“洋”专家们
关于中国人源于非洲的推断
一时喑哑成了无稽之谈……
这就是我的故乡荥阳呀
您挥动如椽大笔
在书写人类文明的同时
更串起了中华民族起承转合的史话
您一次次地拨动着秦砖汉瓦
让您的子孙辈的灵魂
在一次次地拨动中沉淀和升华……
君不见广武山上烽烟四起
虎牢关上尘土蔽日
牛口峪飞传着李唐的捷报
“荥阳会战”成为一个朝代灭亡的开始
大汉王朝在刘邦、项羽的决斗中诞生
“三英战吕布”让三国故事尽情演义
300年的大唐从此有了根基
大明江山在13家72营义军的呐喊声里摇摇欲坠
威风扫地……
您的每一笔书写都是如此重锤响鼓铮然有声
您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如此力拔山兮惊天动地
您的“东部襟带”“三秦咽喉”的美称
您的“天下名都”的美誉
让“得中原者得天下”的古训
在您这里有了更充分的根据
而您又作为中原的腹地
掩不住的更是历史烟云的变幻和交替……
就连您的土地上一条荆棘丛生的沟壑
在历史上也曾经翻转乾坤磅礴大气
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大运河
连接着中原、汉中乃至三秦大地
河上船只穿梭人声熙攘
把中原的富足尽情展示给了古老的华夏
就是这条眼前看来毫不起眼的鸿沟
曾经伴随着邙山的晨曦、大河的落日
阻隔着刘邦、项羽的千军万马……
您神奇地把这些历史的云烟
把这些战场上的呐喊和拼杀
浓缩在了一个小小的棋盘之上
那条刘邦、项羽对垒的鸿沟
中分棋盘的同时也中分了天下
于是“象棋之都”就成了故乡的一张名片一个招牌
故乡荥阳也再一次随了那棋盘名扬海内外……
您让1200万郑氏的后裔
从这里走了出去
走向了全中国全世界的各地
您赋予“天下郑氏出荥阳
荥阳郑氏遍天下”以新的内涵和意义
“郑氏三公”屹立在荥阳城头
遥望着全球七大洲、五大洋
用深情的目光
向后人们昭示着“根”的所在和家乡的安详……
一代思想家申不害向我们走来了
精于诗书画的郑虔向我们走来了
李白杜甫向我们走来了
韩愈柳宗元向我们走来了
杜牧司马光向我们走来了
都是一样的脚步匆忙
拂着历史的尘雾
传承着中华的文明
吟诵着唐宋的华章
刘禹锡李商隐干脆把墓地搬到了荥阳
荥阳东南的檀山上
至今还闻两位诗人的浅吟低唱
吟着大唐的兴衰
唱着今朝的辉煌……
今天的荥阳人更没有闲着
赶紧把河阴的石榴
荥阳的柿饼、霜糖、金银花
向那些征战的将士
向那些疲惫的诗人
奉上
石榴是上好的石榴
吸引郭沫若先生著文赞赏
霜糖也是稀罕物
就是鲁迅先生也不舍得过多品尝
那一排排晶莹剔透的石榴籽
那是故乡人一颗颗火热的心呀
“石榴之乡”敞开胸怀欢迎着四方宾朋的到来
霜糖、金银花也都是败火的好东西呀
就送给那些沙场的战士和忧心的诗人吧
你们品尝后
可别忘了荥阳……
96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荥阳呀
96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我的故乡
您和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
其数字是那样的重叠和巧合
您和我们伟大的祖国
都跳动着“民族复兴”的强劲脉搏
61万的荥阳人民
正在9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续写着新的灿烂和辉煌
那是绝不逊色于唐诗宋词的新的华章呀……
而那“织机洞的重见天日”
而那“乌骓马”依然的仰天长啸
而那“黄河古渡”依旧的拍岸巨浪
而那“郑氏家族”绵延不绝不断发扬光大的“祖根文化”
也一定是带了秦砖汉瓦的那种大度和气魄
融入到了荥阳这块厚重的土地
于是就有了
我是荥阳人的深深印记
于是就有了
我是荥阳人的
汤汤浩气
那种酣畅淋漓
那种荡气回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