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行社会居家养老模式

家乡区县: 内蒙古兴和县

鄂尔栋地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西部,东与城关镇相接,南与张皋镇为邻,西与察哈尔右翼前旗乌拉哈乌拉乡、丰镇市隆盛庄镇接壤,北与民族团结乡毗邻。距县城22.5公里,辖21个村委会155个村民小组。 全镇总户数1.0453万户,总人口约3.3万余人,其中常住户数6987户,贫困户4780户,贫困人口1.68万人,属革命老区,有蒙古、回、满3个少数民族。 全镇土地总面积449.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2.6万亩,其中水浇地9300亩。粮食作物以马铃薯、玉米、小杂粮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甜菜,畜牧业以肉羊、奶牛、生猪为主。 全镇形成了以公路、铁路运送煤炭和其他物流产业为主的交通运输网络,境内有华北地区最大的以煤炭运输、加工为主的综合物流产业园——“乌兰察布综合物流产业园”,主要交通干线有京藏高速、京新高速、110国道、集张铁路、丰兴公路、兴托运煤专线、呼兴运煤专线、兴尚运煤专线、华通铁路运煤支线,乡级公路四通八达,各自然村也都通了沙石路,便捷的交通优势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近年来,为切实解决农村孤寡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远离危房的重大民生问题,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立足县情实际,不断加大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力度。2012年,该县共投入资金8810万元,在全县9个乡镇建成幸福院12处1877户。今年,该县共投资1.655亿元,建设30处2951户、3066间的幸福院工程,并计划在年内全部入住。如今,沐浴在党的惠民政策下的许多老年人,不但每年可以按时领到政府发放的2800元低保,入住幸福院还可享受1200元的政府补贴,这些几乎操劳了一生已入耄耋之年的老人,做梦都没想到有朝一日他们能搬出自己的土坯房,住进政府免费集中供养的“新房”,真正开启了晚年的幸福生活……互助幸福院,“比亲生儿女都强” “农村互助幸福院好啊!比亲生儿女都强……”今年95岁高龄、耳朵有点发聋的石维山老人见到记者张着掉光了牙的嘴憨笑着说。“院里的老人每天早晨四五点就起来了,大家一起锻炼身体,一块儿下棋聊天,没想到我晚年还能赶上这么好的事情。”旁边一位不知名的大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说道。

据了解,家住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鄂尔栋镇店子村的石维山老人,是鄂尔栋镇木栋幸福院已入住的老年人之一,也是该院年龄最长的一位老人。近年来,随着兴和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创业,农村“空心化”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留守老人和空巢老人逐年增加。 许多留守老人居住在土坯房中,有的甚至成了危房,生活环境十分恶劣,尤其老人遇到疾病等困难时,更是无助无靠,“门内一盏灯,门外一孤影”基本是这些老年人过去生活的真实写照。 针对这一实情,兴和县委,县政府按照乌兰察布市《关于开展农村牧区互助幸福院规划建设通知》精神,规划从2012年至2015年分4年,以“集中居住、分户生活、统一管理、互助服务”为模式,全面实施了农村互助幸福院工程。 项目按照近村靠路、通水通电、设施配齐、功能配套的原则,结合村镇布局调整、农村危房改造、生态移民、闲置集体资产盘活,建设1.08万户互助幸福院,将60岁以上的老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集中居住到生活条件和环境相对较好的中心村供养起来,确保鳏寡孤独老人“老有所居,老有所养”。 木栋互助幸福院位于鄂尔栋镇木栋行政村东,总投资1020万元,占地面积4.5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080平方米,居住有196户老人,解决了周边380多名孤寡老人的居住问题。

 在一户老人家里,记者看到,30余平米的小家设计有火炕、卫生间和小储藏室,考虑到冬季取暖做饭,每户还给设计了储炭房,统一安装了自来水,户户通电视信号接收器、太阳能热水器和POS机等便民设施。 院内还配套有管理室、卫生院、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便民超市和菜窖,修建了休闲活动广场、景观凉亭,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垃圾回收箱等公共设施。院内及周边实施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无微不至的人性关怀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这些老年人的关爱。 今年64岁的木栋幸福院院长何宝钱感慨地说:“这里居住的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还有就是危房改造、库区移民和农村孤寡老人。每天早晨老年人有跑步的,上午有下棋唱歌的,下午没事的时候还有扭秧歌的,居住在这里的老年人真是幸福。” “现在每户取暖用的都是炉子,最担心的是北方冬季取暖生炉子,夜间烧煤炭烟将老年人闷着,这也是我们最头痛的事。为了防止意外发生,我们会在夜间每排安排一名小组长,专门负责老人夜间炭烟问题。”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悦担忧地告诉记者。互助幸福院,播散党和政府的温暖 在鄂尔栋镇旧营子幸福院记者了解到,该院是鄂尔栋镇年初规划建设三处幸福院的其中一处,建设户数为100户,工程于今年4月开始征地,目前工程已装修完毕。

 据了解,旧营子幸福院建设坚持“项目围绕幸福院整合,资金围绕幸福院集中”,重点强化互助幸福院功能,实现了水、电、暖等生活设施全配套,每处互助幸福院还配置了文化活动室、健身休闲广场、图书阅览室、医疗卫生室、便民小超市,每户门前还建设了小菜园子。 在“集中居住、分户生活、统一管理、互助养老”运行模式下,入院老人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老人们从“空心村”、“老龄村”就近搬迁到幸福院,不改变他们原有的人际交往和生活环境,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家庭式的温暖,消除了寂寞和孤独感,实现了居家式社会养老。 幸福院由村委会统一管理,统一提供服务,并实行院长负责制,负责幸福院的日常管理工作。入院老人的衣食住医等生活保障由老人或其子女自理,民政部门提供取暖用煤和粮油补助,统一发放农村低保、五保生活费等。 建设标准为户均住房面积30.4平方米,院内全部硬化、绿化、亮化,房屋设计充分考虑采光、取暖、抗震等问题,所建幸福院均配有医疗室、活动室、文化室、超市、休闲广场和健身器械等附属设施。 资料显示:2012年,鄂尔栋镇解决了木栋村委会、店子村委会、大坡底村委会3个村总计200户老年人的供养问题。今年解决鄂卜坪村委会、旧营子村委会、南库联村委会和庆云村委会4个村共计300户老年人的供养问题,同时在原木栋幸福院西新建208户的幸福院,目前该工程基础建设已完工,预计2014年6月便可入住。 鄂尔栋镇党委书记、乌兰察布综合物流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马喜告诉记者:“幸福院工程作为政府实施的一号民生工程,我镇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对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监管,尽可能确保幸福院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让每一位入住的老人切身感觉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泉水叮咚(2015-04-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