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历史

家乡区县: 江苏省雨花台区

南京,简称宁,是江苏省会,地处中国东部地区,长江下游,濒江近海。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2013年建成区面积752.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18.78万,其中城镇人口659.1万人。
自古"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南京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
南京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有高等院校79所,在校大学生71.16万人,省级以上科研机构近700家,国家重点学科居中国第三位,两院院士83人仅次于北京上海。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不仅孕育了长江的文明,也催生了南京这座江南城市。南京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山川秀美,古迹众多。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先生游历南京后,写下的《南京》一文中就有这样一段评价:“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痕迹。你可以揣南京
南京
摩,你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

南京是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华东),华东地区第二大城市,江苏省第一大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副省级城市,江苏省省会,南
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家创新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滨江生态宜居城市,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城市。

南京是国家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全国仅次于北京、上海的第三大科教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现代服务中心、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电子化工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二位,车辆制造规模居第三位。南京是国家重要的交通、通讯、港口枢纽,2011年港口城市空间价值居大陆第四,被国家九个部委列为中国投资硬环境“四十优”城市,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五十强”第五名,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第三位,最具吸引力中国十大城市第七位。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濒江近海,南京港已成为远东内河第一大港,是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和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历史文化折叠编辑本段
国父中山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过南京: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过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且在中原被异族所占领,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通常汉民族都会选择南京休养生息,立志北伐,恢复华夏。大明、民国二次北伐成功;东晋、萧梁、刘宋三番北伐功败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议以建康为都以显匡复中原之图,惜宋高宗无意北伐而定行在于杭州,但迫于舆论仍定金陵为行都。即使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亦以驱除异族统治为动员基础和合法性之一。所以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故朱偰先生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南京是中国科教第三城,国家重要的科研和教育基地。现有中科院、高等院校、自然科学研究和开发机构近600家,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各大门类,科研设施先进,科研开发实力雄厚。拥有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代表国家一流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百余个,其中国家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拥有体系完善、功能齐全的科技服务网络,其中科技推广、科技信息、科技服务机构百余家。各类科技协会、学会400余个,其中省、市级学会200个。南京拥有科技人员近40万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87人。

2007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16个,博物馆14个,公共图书馆18个。全市公共图书馆总藏量12147.9千册。14个综合档案馆向社会开放档案27.1万卷。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南京为中国首都。

1927年,北伐军克南京。不久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37年9月19日,日军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下令对南京等实行“无差别级”轰炸。

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城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血腥屠杀。在暴行最猖獗的6个星期里,共杀害我30多万同胞,强奸2万以上的妇女,史称“南京大屠杀”。

旅游景区折叠编辑本段
六朝古都,十里秦淮,钟山风景区,夫子庙,还是总统府、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无论去往哪里,南京总给人一种沧桑后沉淀下的厚重历史感,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的痕迹。

郑和遗踪游 折叠

郑和,明代伟大的航海家,用28年的时间谱郑和
郑和
写了壮丽的七下西洋航海之歌,友睦了邻邦,交流了文化。郑和的船队在南京组建,首次航海在南京下水,晚年的郑和也定居在南京,如今,郑和的遗迹依然可寻……

静海寺(乃是明成祖为郑和所建,郑和晚年曾一度在此生活)

天妃宫(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归来奏请建立,每次出海前祭祀之地)

龙江宝船厂(大多数郑和船队曾在此营造)

南京郑和宝船遗址公园(原为郑和府第内的私家花园)

净觉寺(净觉寺的重建有赖于郑和的奏章)

南郊乌龟山浡泥国王墓(郑和下西洋增强国际交流的鉴证)

牛首山郑和墓(航海家寿终正寝之地)和郑和纪念馆

民国建筑游 折叠

南京现存的民国文化遗迹有1000多处,因此,南京可算是民国文化的典型代表。中西合璧的建筑群、巍峨壮观的伟人陵、秀丽苍翠的林荫道……数不尽的风情。

中山码头-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沿线建筑(交通部、铁道部、立法院、最高法院、外交部、鼓楼医院、司法院、中央饭店、逸仙桥、钟山宾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博物院、中山门等)

南京博物院(30年代蔡元培倡导建立的国立中央博物院,目前全国第三大博物院)

中山陵、钟山风景名胜区(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灵谷寺、灵谷公园(北伐阵亡将士公墓、谭延闿、邓演达墓)

美龄宫、孙中山纪念馆、音乐台、蒋介石汤山温泉别墅(庄重典雅的中西合璧建筑,得山水之优势,引香泉之环抱)

总统府(近代史博物馆,孙中山、蒋介石办公处)

梅园新村(国共谈判旧地)

南京1912旅游休闲时尚街区(民国古典风情,现代休闲文化)

毗卢寺(民国时期全国佛教的中心)

沿太平南路还可经十竹斋、宝庆银楼、亨达利钟表行、安乐酒店等清末民初建筑)

颐和路公馆区(民国官府和使馆区,汪精卫公馆、阎锡山公馆、苏联大使馆、马歇尔旧居、陈伯雷旧居等)

南京地质博物馆(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自然科学博物馆之一,第一个以地质矿产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博物馆)

北京东路北京西路沿线建筑(华东饭店、日本大使馆、考试院、汪伪还都纪念碑等)

餐饮:绿柳居素菜馆(始建于1921年民国时期的老字号素菜馆)

住宿:民国时期留下的著名宾馆(钟山宾馆、中央饭店、华东饭店、江苏饭店、福昌饭店等)

宗教文化游 折叠

南京地处中国南北交界之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人口迁移,南来北往的迁徙让不同的民俗和宗教信仰在此交汇,历史、地理上的重要地位造就了它的宗教香火旺盛,地方风俗独特。

鸡鸣寺、玄奘寺、毗卢寺、灵谷寺、中山陵藏经楼、栖霞寺、鹫峰寺、金陵刻经处、大报恩寺遗址、金粟庵、牛首山宏觉寺、宏觉寺塔、定林寺塔、无想寺、保圣寺、真如禅寺、惠济寺、灵岩禅寺

秦淮风情游 折叠

秦淮河,南京的母亲河,造就了南京的文化积淀,自古南京历史上就不乏对秦淮河的记载,无论是叹咏,抑或是传说,这条穿城而过的河流给南京留下了无数美秦淮河
秦淮河
妙的话卷。数十年前,朱自清和俞平伯的两篇同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更是传为佳话。如今,画舫依旧,秦淮两岸的风景却更加迷人了。

秦淮风光带、内秦淮画舫(王导谢安故居、秦大士故居、李香君故居、吴敬梓故居、沈万三故居)

夫子庙、外秦淮画舫(大报恩寺遗址、长干桥、石头城、江苏电视塔、水木秦淮、城西新景等)

伏龟楼(最新发现的南唐城墙遗址)

老城南,寻访秦淮手工艺人

朝天宫(参观南京市博物馆,并品尝在地摊淘古玩、仓巷淘旧书的乐趣)

南京云锦博物馆(工艺三宝之首,手工艺界的奇迹)

甘熙故居(九十九间半,参观民俗博物馆)

文化博览 折叠

南京博物院、明城垣史博物馆、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总统府)、乌龙潭公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市博物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

红色之旅 折叠

雨花台、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侵华日军南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
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新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静海寺、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狮子山阅江楼、静海寺、天妃宫、渡江胜利纪念碑、燕子矶、幕府山(观音阁、头台洞、二台洞、三台洞)、长江游轮览江景、南京奥体中心、绿博园、江心洲:民俗百业馆(民俗百业展演)——农趣馆(农具展演、知青屋、踩水车、推石磨等)——农民艺术馆(葫芦雕刻、竹制品展销、奇石奇根展示)——江村农俗园(茶具博览、家禽动物展示、晃桥索道等)——江岛酒坊——农家菜一条街——葡萄乐园——大江风貌——紫光田园)、八卦洲

温泉度假游 折叠

汤山颐尚温泉、汤山温泉、明文化村景区、南京大吉温泉度假村、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惠济寺、南京钟山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南京银杏湖国际高尔夫球俱乐部、“太阳岛”休闲俱乐部、国际昭富高尔夫俱乐部

乡村美景游 折叠

牛首山郊野踏青、菊花台公园、金陵石刻园、将军山风景区、大石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世外桃源农业旅游村

民族宗教 折叠

民族:南京市共有51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8.56%。少数民族以白下区的止马营、朝天宫两街道的回族为最多。

宗教:南京是中国最早传播佛教文化的地区之一,也是近代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播、研究中心,亦是中国伊斯兰文化的中心,南京七家湾回族社区曾是全国回族的精神家园之一。直到今天,全国许多地方的回族还经常来南京水西门寻根问祖。南京还是回族“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对中国回族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全市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五个宗教,信教群众近30万人,宗教教职人员300多人,经政府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有289处。

林lin(2015-04-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