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区地处武汉市北部,区域面积2261平方公里,约占武汉市的1/4;人口116万,约占全市的1/8。黄陂是武汉之根、木兰故里、理学之源、红色之区、武汉之窗、商贸之都。
武汉之根。黄陂建制始于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有1435年建区(县)史。1983年由孝感地区划归武汉市,199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黄陂府河岸边盘龙湖畔的商代早期城市遗址——盘龙城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首次发现的商代早期城市遗址,是迄今我国发现的同时期保存最好的城址之一,也是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将武汉城邑文明上溯到3500多年前,被专家论证为“华夏文化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汉之根”。近年来,黄陂区按照湖北省、武汉市部署,强力推进盘龙城遗址保护与开发建设工作,盘龙城遗址公园被纳入全市“文化五城”建设项目。2013年8月30日,遗址公园三大工程之一的盘龙城遗址核心区本体展示工程成功启动,标志着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取得突破性进展。
木兰故里。黄陂是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里,也是木兰文化一个最为重要的形成源和传播源。发端于西汉文帝时期黄陂北部山区大城潭村(古称双龙镇)木兰姑娘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动人故事,是以“家国情怀”为核心,以“忠孝勇烈”为基本内容的一种“道德型”民族传统文化的总和。《木兰传说》等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兰山、湖、川蜚声中外。从2000年起,黄陂每年都举办“中国武汉木兰旅游文化节”,至今已举办了十三届。文化节内容丰富,好戏连台,海内外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使木兰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依托木兰品牌,充分发挥素山寺国家森林公园、木兰山国家地质公园和木兰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等资源优势,整体开发947平方公里的木兰生态旅游区,建成国家4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4家,木兰景群的A级景区数量位居全国首位,木兰山、木兰天池、木兰草原、云雾山4家4A级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2014年11月28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发布公告,正式批准湖北武汉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至此,“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成为武汉第3家、湖北第9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理学之源。黄陂是“二程”理学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承载地。以北宋“程朱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少年时代在黄陂滠水河畔鲁台山巅筑台望鲁、仰孔崇儒的演义为楷模,后蔓延滋长于历世以讲求礼仪道德、人伦秩序、尊师重学、创新思辩、综罗百代和圣贤人格思想等为基本内容与形式规范的新儒学文化,结合社会发展之需要,创立了理学思想体系。以双凤亭为核心,留下了载于千家诗首篇《春日偶成》等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及“程乡坊”、“二程祠”、“二程书院”、“望鲁台”、“理趣林”、“聪明池”、“涵虚亭”等众多遗址、遗存和“双凤送子”、“嫦娥送灯”、“流矢湖”、“晒书台”等大量传说掌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二程”文化体系。经南宋大理学家朱熹完善,世称“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在宋以后的封建社会思想政治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不仅成为中华民族全民的文化,对东亚广大地区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红色之区。黄陂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从1955年至2011年,共诞生了33位黄陂籍共和国将军。北部木兰山区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的诞生地,新四军第五师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黄陂留下了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李先念、徐海东、吴光浩、刘华清等都曾在这里浴血奋战。黄麻起义后七十二英雄转战木兰山的革命史迹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大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黄陂有9万余人为革命捐躯。黄陂革命苏区现为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试验区,面积949.6平方公里,占武汉市苏区面积的39%,涉及7个街乡41.64万人。
武汉之窗。当中外客商会聚武汉,走下飞机的第一步,就踏上了黄陂土地。黄陂处于《全国国土规划总体规划纲要》的首期重点开发和长江流域经济带的中心地段,境内有亚洲最大的武汉北铁路编组站、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和武汉新港等三大国家级交通枢纽,与轨道交通、城际铁路和纵横交错的高等级公路有效衔接,与武汉主城七桥相通,三环、四环、外环相互连通,全区高等级公路路网密度位居全省第一,形成公、水、空、铁立体交通网络,使黄陂成为武汉辐射中部地区的桥头堡。
商贸之都。定位为“中国最大、中部最好”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是以现代物流业为基础,以商品交易为特征的商贸物流产业集群。规划布局小商品、农产品、家俱、建材、汽车及零配件、金属材料、农机、石化和电子数码等十大专业市场,规划配套有空港物流园、港口水运物流园、公路仓储物流园和铁路货运物流园等四大物流园区,以及公铁联运和水铁联运等两大联运中心。枢纽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核心区用地面积24000亩,建筑面积1800万平方米,总投资400余亿元,全部建成投入运营后,预计实现年销售额5000亿元,年创税收60亿元以上,从业人员50万人。目前,汉口北启动建设专业市场9个,配套园区4个,累计完成投资380亿元,建成面积840万平方米,开业面积610万平方米,引进客户6万户,园区就业人口8万人,实现商贸物流总收入800亿元。已成功举办四届“中国汉口北商品交易会”。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作为国家商务部重点内贸平台,已成为华中地区甚至全国最大的商贸物流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