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张公洞

家乡区县: 江苏省宜兴市

有“洞天福地”之称的张公洞风景区位于宜兴市区西南15 公里的盂峰山中,漫漫几千年,有多少善男信女、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甚至天子贤臣仰慕洞天福地的山山水水,而在此驻足盘桓、虔诚朝圣、吟咏抒怀。

春秋战国时,老子亲传弟子庚桑楚不愿做官,隐居在此潜心修道,道成仙去,并著有《洞灵真经》九篇。此洞因而得名“庚桑洞”,并成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道书《白龟经》云:“天下福地七十有二, 此居五十八,庚桑公治之。”

汉代,张道陵出生在宜兴,年轻时就在洞灵观修道,后来到江西龙虎山创立“五斗米道”,因道教徒尊称创立者张道陵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早在唐代之前,张果老便在洞灵观修道,一次偶然的机会吃了盂峰山中的千年何首乌,骑驴仙去。因张道陵和张果老先后在次修道,因而又名张公洞。

1919年,宜兴旅游事业的开拓者储南强先生开始整修张公洞,经过十多年的辛勤努力,与善卷洞一起于1934 年11月11日对外开放,两洞与比利时的汉人洞、法国的里昂洞并称为“世界三大奇洞”,75年来接待海内外游客近千万。

今天的张公洞风景区,经过经营者三年的精心策划、投资建设,已是面目一新。“和合赐水”的神奇、五百米“地下河探险”的惊险、一千五百米“江苏第一漂流”的刺激、“大型立体水幕电影”的震撼,“陶吧”参与制作的乐趣,以及充满道文化氛围的“张公山寨”,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溶洞旅游理念,将自然、历史、道教文化、娱乐完美结合,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自然风貌、文化历史、精神思想的共同需求,也适应各阶层、各类型、各年龄段游客的不同需要,处处给你新、奇、特的感受和体验。

每天定时举行的“和合赐水”活动,在音乐喷泉的映衬下,和合二仙从莲花中冉冉升起,赐给有情人百年好合喜运,赐给生意人财运,赐给每个人合家欢乐、吉祥如意。同时六条金龙喷出吉祥水,既给你饮用,又带给你好运。

500 米“地下河探险”是新增的一大亮点。地下河蜿蜒曲折,贯穿整个山体,洞内怪石嶙峋。石柱、石笋、石慢、石钟乳保存完好,洞内大厅仿佛仙宫,美不胜收。坐橡皮筏在洞中探险,既刺激又新奇。

依托自然山势,利用张公洞景区原有的山涧设计的1500 米长的“漂流”极具刺激性。当您坐上皮筏,在林间、在峡谷、在山涧激流而下,又紧张、又刺激、又兴奋、又愉悦。

最具震撼力的是“道·自然”大型实景表演和“大型立体水幕电影”。亘古的自然,三千多年的道文化为大型实景表演提供了丰富独特的素材。表演以景区文化、宜兴地域文化、吴文化为主题,以彩色喷泉、激光、水幕电影等“六位一体”为表演手段,再现张公洞景区道文化乃至吴地文化的历史。主题鲜明、人物具体、素材丰富、手段独特、表演一流。这无疑是张公洞风景区开放七十五年来一次历史性的超越。

古老的张公洞,洞中有洞,洞内套洞,大洞包小洞,一洞复一洞,洞洞不同,洞洞有奇。溶洞面积约3200平方米,游程1000余米。自下洞入,为“海屋大场”,怪石峥嵘,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满目。拾级而上,即烟雾缭绕的海王厅,又称天蓬大场,为洞之精华所在。周围还有地道洞、七巧洞、棋盘洞、一线曙光洞等。游览路线从海王厅经“云梯”、“天桥”而上,由“天洞”出,即达孟峰山顶。

岩壁有元代杨维校的题刻。洞顶有“望湖亭”,可远眺太湖风帆。曾为“天申万寿宫”的洞灵观,几千年来传承着道教源远流长的历史,弘扬着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道教文化。

张公洞景区内的陶吧、临近的“阳羡茶文化园”、“宜兴竹海风景区”又把宜兴“陶、洞、竹、茶”四大特色在这里聚集成一个整体。加上这里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农家乐旅游点,又大大扩展了宜兴的旅游特色和范围。

青山盼你来,绿水迎你来,请到张公福地来。

锁芯LL(2014-05-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