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近现代名人故居(七)

家乡区县: 浙江省永嘉县

        郑德馨, 又名郑一山,民国期间我市著名书法家,擅长楷书,其作品多见于民间寿屏碑刻。 宅院位于瑞安市城关镇第一巷30号。坐西朝南,民国初期清式二层楼房。楼房面阔五间17米,进深四间9米,明间台梁穿斗式结构。石质柱础,硬顶,阴阳合瓦屋面。青砖曼地,屋面四周用长条形阶石。门台设在前院北侧,院内植有一棵冠幅硕大、枝干粗壮的玉兰树,开花季节芳香四溢。整座楼房装修雕刻细致、图案精美,是典型的具有清代建筑风格的民宅。2003年列为瑞安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陈黻宸

        陈黻宸(1859-1917),字介石,后改名芾,瑞安城关人,我国著名教育家、政治家、哲学家和史学家,与陈虬、宋恕号称“东欧三杰”。他曾授户贵州司主事,历任浙江省民政部长等职,提倡“学无中西,惟求有用”,反对空虚无用的程朱理学,强调事功之学,曾对学术界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他一生致力教育工作,桃李满天下,著有《中国通史》、《诸子通义》、《老子发微》、《中国哲学史》等。 故居位于瑞安市城关镇会文里43号。坐西朝东,民国初期砖木混合结构二层小洋房,主楼面阔五间16米,进深六间11米,人字草架二坡顶,小青瓦屋面,檐柱用砖砌成癸形柱,内用木柱,柱下用方形青石柱础。左右厢房各三间,屋顶阳台与主楼前廊连成回廊。整座建筑采用西洋建筑图案个砖叠涩、发券的装饰手法,具有浓郁西洋风格。2003年列为瑞安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横经室(李笠故居) 李笠(1894-1962),字雁晴,又名作孚,瑞安城关人,是一位自学成才的校勘学者。因其所写的一些学识宏富的论著,得到章太炎的赞赏,故而名声鹊起。曾任温州师范学校教师,中山、厦门、武汉、之江、南开、复旦大学教授等职。他为人刚直不阿,富有正义感,知识面广,指数丰富,共著有《殷契探释》、《卜辞字例偶释》、《史记订补》、《中国目录学纲要》.
故居位于瑞安城关镇第一巷32号。为民国初期西式楼房,占地面积约170平方米。主楼面阔三间11米,进深六间10米,主楼前建有左右厢楼,整座构筑采用西洋建筑风格,并结合我国传统建筑手法,平面布局合理,台门图案浑重繁华,门披窗檐式样特异,是保存较好的西式小洋房。李笠持身严谨,生活俭朴,但雅好藏书,一生授课著述收入大部分用以购书,并运回故里辟室珍藏,故取“横经室”名。2003年列为瑞安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吴荣烈故居

         吴荣烈(1735-1800),字巨扬,号芑斋,晚年自称甘愚老人,出身书香门第,“少好文墨,性严毅,有威望,遇事敢为鲁仲连,不吝施于里人。”(民国《平阳县志》载)。他曾多次修桥、造路、筑堤塘,为民兴利,并冒死告倒贪官黄梅。胜诉归里后,乾隆钦赐“龙章宠赐”御书匾额,不久窦学政又亲临夏口,赠送“品行卓然”匾额。

         故居位于苍南县钱库镇夏口村,建于清代,由台门、天井、前厅。正厅及两侧厢房组成的三进庭院式木构建筑,占地面积约1700平方米。故居前置旗杆硖石,砌八字砖墙,内以条石及青砖铺地,遗有“少有园”园林旧址。2001年列为苍南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潘鼎旧居

        潘鼎(1778-1836),字彝长,号小,嘉庆十五年(1810)副贡,授直隶州州判,未仕卒。书法墨气丰厚,诗文清逸,善画水墨兰竹,著有《小丽农山馆集》。 旧居位于泰顺县罗阳镇东外村坑底1号,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原占地面积2211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为1400平方米。建筑坐东朝南,宅院三进,随地势逐进升高,形成四合院式民居,前沿小溪,筑有围墙,南首辟有门厅3间。前进正屋5间,重檐悬山顶楼房,左右各三间厢房,正面重檐、庑殿式屋顶;二进正屋5间,重檐悬山顶楼房,左右各三间厢楼。一二进屋内门窗浮雕人物、花鸟等图案,雕刻精致,生动逼真,小格子窗全部安装云母片,既能增光又能避雷,后进仅存台基、鱼池等遗物。建筑规模宏敞,装修考究,保存完整。1985年列为泰顺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Panda1994(2015-04-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