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同意浙江省调整绍兴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浙江省政府发出《关于调整绍兴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决定对绍兴市部分行政区划实施调整。 具体调整为:撤销绍兴县,设立绍兴市柯桥区;撤销县级上虞市,设立绍兴市上虞区。规划调整后,绍兴市区面积由362平方公里扩大到2942平方公里,人口由65.3万增加到216.1万。
【概况】 2012年末,全市共有79个镇、15个乡、24个街道,2188个行政村,478个社区(居委会)。其中,越城区有7个镇7个街道,210个行政村,151个社区(居委会);柯桥区有15个镇4个街道,292个行政村,111个社区(居委会);上虞区有15个镇3个乡3个街道,340个行政村,102个社区(居委会);诸暨市有23个镇1个乡3个街道,468个行政村,66个社区(居委会);嵊州市有11个镇6个乡4个街道,463个行政村,30个社区(居委会);新昌县有8个镇5个乡3个街道,415个行政村,18个社区(居委会)。与2011年相比,全市增加1个行政村,减少6个居委会,增加3个社区。
【基层自治组织调整】 4月,柯桥区从车头村中划出冢斜自然村成立冢斜行政村;6月,撤销东周居委会成立东周社区;10月,撤销清风桥、新桥、寺桥、王家桥、三板桥、新街6个居委会成立安昌社区。9月,诸暨市以已建的东都凤凰城、凤山小区、瑞香园、东郡华庭等小区和在建的应山保障房等成立凤凰社区。
【做好地名普查后续工作】 5月,全市地名普查工作结束,此轮普查共调查地名35361条,设置各类地名标志11000余块,拍摄照片17425张,形成1:10000成果图404幅。为有效利用地名普查成果,市民政局主持建设“数字地名”,提升区划地名管理水平;制作出版《越城区行政区划图》和《绍兴市区地名图册》,全方位展现绍兴市区各类地名分布情况。
【首次开展平安边界专项宣传活动】 年内,全市民政系统结合“平安绍兴”双月宣传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手机短信等各种新闻媒介,开展全市首次平安边界专项宣传活动。根据边界毗邻乡镇自身的特点,利用村务公开栏张贴平安边界宣传画、宣传标语,悬挂横幅,赠送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深入基层开展平安边界建设主题宣传活动。
【完成第二轮界线联检】 年内,全市民政系统全面做好第二轮市、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检的扫尾工作,完成最后一条界线——诸嵊线的联检工作。诸嵊界线两侧地形、地物和界线标志物无明显变化,界线明确清晰。4个界桩及其方位物与界桩登记表上所记载的一致,无移位情况。4个界桩所在地名称因村规模调整有所变动,其中嵊州、绍兴、诸暨界线三交点点位,现界桩所在地变更为诸暨市赵家镇榧王村和嵊州市谷来镇袁郭岭村及绍兴县稽东镇龙西村;1号界桩点位,现界桩所在地变更为诸暨市东白湖镇上英村和嵊州市竹溪乡上朝村;2号界桩点位,现界桩所在地变更为诸暨市东白湖镇里四村和嵊州市通源乡松明培村;诸暨、嵊州、东阳界线三交点点位,现界桩所在地变更为诸暨市东白湖镇廖宅村和嵊州市长乐镇蓬瑠村及东阳市虎鹿镇西恒村。至此,全市4条市级界线共824.82千米、8条县级界线共588.25千米,3个市级交会点、2个县级交会点的第二轮联检圆满完成。
同时全面部署第三轮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第三轮联检为期五年,预定于2013年启动,2017年结束。此外,为加强基层平安边界建设,全市县级界线毗邻乡镇、街道均签定了平安边界共建协议书,建立预防和调处各类涉边矛盾纠纷机制,共同协商解决边界纠纷,防范打击违法犯罪,维护边界地区稳定。
【完成“政区大典”相关编纂工作】 年内,市民政局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浙江卷绍兴篇的编纂工作。市级词条于7月通过省总编办复审。
【地名命名和地名标志设置】 年内,全市命名、更名地名274条,其中建筑物和住宅小区名132条,路名38条,桥名及其他地名104条。设置门(楼)牌14695块,路牌276块,其中市本级设置门(楼)牌4251块,发放门牌证8188本,出具地名证明217件。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