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是我市著名的特产中药材。主产于新昌、嵊县。白术,又名浙术,是著名的“浙八味”之一,素有“北参南术”之称。我市白术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宋朝据《剡录》记载:“剡山有术,种术者甚多”。明《本草纲目》述:“白术,枪蓟也,吴越有之,人都可取根栽莳。”明《万历新昌县志》栽:“白术出彩烟山,即本草所谓越州术也,今山亲背遁山亦出。”数百年来,产区农民精心栽培白术,形成和积累了一整套白术栽培管理的丰富经验。解放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白术生产,把它列入计划管理,加强了生产技术指导,
又从化肥、农药等物质上支持基地生产。促进了白术生产的发展。我市白术常年产量在1200吨左右,成为全国白术的主要产区之一。
白术属菊科,为多年生草植物。茎直立,基部木质化,高60-80厘米,上部有较多分枝,根茎肥大,是药用部分,它的根茎一般为不规则的肉质团块,以“田鸡形”为佳,长3-13厘米,直径1.5-7厘米,表面棕褐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淡棕色,有一轮点状油室。气清香,味甘苦。主要成分是苍术醇和白术酮,并含有维生素A和挥发油,是中医配方中常用的中药,又是多种中成药的原料,具有健脾益气,利水化湿,止汗安胎等作用。主治脾虚、泄泻、水肿、痰饮等症。我市生产的白术素以栽培精细,加考讲究,个大均匀,品质优良而闻名全国,远销东南亚,并享有“地道药材”的声誉。
白术生产由于受中药市场价格、产销变化的影响较大,使生产处于不稳定状态。历史上多次大上大下的情况发生,给白术生产带来了影响。特别是1985年中药市场开放后,白术(统货)收购价格从每公斤2.40-2.60元,提高到11.00-16.00元,刺激了农民种术的积极性,因此,1986年我市白术产量超过了历史水平,达到3200吨。全国产量达到1.9万吨,形成产大于销,造成商品积压和价格下降。1987年收购价格又跌至每公斤2.40元,使术农得益甚少,甚至亏了本,导致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有较大幅度下降。目前我市白术种植面积尚有下降的趋势。
end-->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