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由经典的八首宋词串联而成,演出围绕宋词的意境而渐次展开。剧中熙熙攘攘的宋代市井风情,都城东京汴梁的繁荣与奢华。友帮邻国来朝的气势,战争的悲壮,祝福的寄托,整个演出场景是“闹”“静”交错的大写意的水墨画。传颂隽永的宋词,代表了宋代东京的市井生活和社会风貌。有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苏东坡的《蝶恋花·花褪残红》、柳永的《雨霖玲·寒蝉凄切》等,
《大宋·东京梦华》宣传照
《大宋·东京梦华》宣传照
最后以苏东坡的《水调唱头·明月几时有》结束,经典,传神,意境深远。以南唐李后主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暗示大宋王朝的建立,一个辉煌时代的开始;接着一幕是北宋汴河漕运的热闹场面;然后是清明踏青,秋千上的少女打着红伞,勾画出了一个清新明朗、春意盎然的画面;紧接着是宋代词人柳永的爱情故事,营造出情人之间难舍难离的凄美的意境;接着是万国来朝的盛世、战争、杨门女将、满江红。最后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歌曲中,载着千年的祝福和千年的辉煌,走向现代。
《大宋·东京梦华》演出包括六幕四场,分别为:
序·虞美人,展现一个旧王朝的衰落与宋王朝的兴起;第一场·醉东风,展现北宋的繁荣与市井风情;重点还原东京市井车水马龙的景象,营造了灯海辉煌、既热闹又华美的场景,突出北宋市井文化的繁荣
第二场·蝶恋花,铺排出如梦似幻的场景表现了北宋东京的浪漫与活力;无数身着绿衣的少女在踏青、在舞蹈,借用汉唐舞的风格,漫天的绿色突出绿野芳菲的景象,富有大宋的质感。
第三场·齐天乐,表现了万国来朝的盛景和皇家的奢华;重点再现了北宋王朝盛世辉煌的画卷,突出君民同乐,万国来朝的辉煌场景,反映北宋鼎盛时期的国泰民安;
第四场·满江红,把演出推向了高潮,炮火的轰鸣和满江的红色昭示壮怀激烈的豪情;
尾声·水调歌头,表现了经历繁荣、浮华和战争之后,瑞如梦年代的思索与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与祝愿。通过上百盏灯笼、孔明灯、冷烟火,形成形式美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