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1年3月26日,《大宋·东京梦华》已经连续三年进行创新和提升,分别于2009年3月20日、2010年4月2日和2011年3月26日进行复演。以老版本为基础,新版本各有创新。
2009版《大宋·东京梦华》
1、表现形式更加细腻、真实
宋朝小女孩与现代小男孩
宋朝小女孩与现代小男孩
整场演出着力刻画现代小男孩、宋代小女孩、宋代白衣书生和白衣少女4位主角。在开场第一曲的《虞美人》中,小男孩身穿西服,手捧菊灯静静从观众面前走过,将菊灯轻轻放进水中。最后一幕《水调歌头》,宋代小女孩手捧小男孩最初放入水中的菊灯并将其还给了小男孩,寓意历史的传承。而以往主要出现在《蝶恋花》中的白衣书生与少女,则在《青玉案》、《蝶恋花》、《雨霖铃》、《满江红》中均有精彩表现。另外还增加了一首词《浪淘沙·咏汴京》,以吟诵的方式表达国人的自豪感。
2、演出更加通俗,贴近观众
2009版将节目直接搬到观众席中去演。如《醉东风》一曲接近结尾处的最后一声大锣后,将在观众席的后方表演《王员外招亲》抛绣球的节目。另外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日让演员们给观众送“礼”,比如清明送柳、端午送粽子、中秋送月饼等,让观众真正融入到演出中。
3、演出场景更加恢弘、壮美
新版《大宋·东京梦华》中,恢弘、壮美的演出场景仍旧是它的最大卖点,在先期投入1.35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又新投入了300多万元更新道具,水中月亮由原来的“弯月”变为“圆月”和“弯月”两种形式;耗资七八十万元的巨型画舫闪亮登场;大小20多艘船只铺满湖面,千人争相拉纤的宏大场面动人心魄,还增加了烟花、河灯等环节。
2010版《大宋·东京梦华》
1、细节、节奏调整演出更有意境
白衣舞者
白衣舞者
2010版的《大宋·东京梦华》在一些细节上做了调整,比如宋词与舞蹈的搭配、宋词与音乐节奏的搭配。在第二幕《醉东风》上,夸张的色彩变化和庞大的演出团队,将宋都东京的繁华与喧嚣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辛弃疾的《青玉案》更是表现了东京百姓在元夜用无边的灯海营造出的盛世景象。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歌声响起,白衣少年在一段翩翩舞姿后,将目光投向了远处那渐暗渐熄的繁华灯火处,诗词意境与演出场景搭配得天衣无缝。
2、投入威亚宝马雕车滑过夜空
为了展现“宝马雕车香满路”的意境,演出动用了真实的“宝马雕车”
宝马香车
而这架“雕车”的成本甚至高于现实中的“宝马”。一辆晶莹剔透的雕车被一匹活灵活现的工艺马牵引着从湖面缓缓掠过,这就是《大宋·东京梦华》带给人们的“宝马雕车”。
3、营造中国实景演出最大火阵
在《大宋·东京梦华》中,《满江红》作为第五幕登台亮相,这也是整场演出的最高潮。炮火的轰鸣和满江的红色,昭示壮怀激烈的豪情与誓死杀敌的勇气。为了更真实地渲染环境,将这个“高潮”推向更高的境界,使整台演出更有意境,今年的演出新增加了“火阵”,从路边民居到皇宫大殿,大火“烧”成一片,满眼的“大火”让所有观众沉浸在岳飞抗金杀敌的万丈豪情之中。
水战场面
200个真实火把、500多台鼓风机,巨大的红绸子在鼓风机的吹动下,像一团团熊熊烈火,贯穿了半个演出现场。在中国所有的实景演出中,这个火阵是规模最大的。[6]
2011版《大宋·东京梦华》
2011版《大宋·东京梦华》在演出艺术效果上更加抢眼、震撼、流畅,也更加符合观看旅游演艺的游客心理需求。同时,启用了新的舞美设计和场景,突出别具宋韵的诗一般的意境。在遵循以往创作团队艺术特色基础上,开封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还特别邀请了国家歌舞剧院的专家对演出进行修编,提升了演出的核心品质。另外,在《万国来朝》的演出剧幕中还增加了西域弯刀舞、朝鲜舞以及大型焰火等精彩看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